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试验考察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对小白牛肉(中国荷斯坦公犊牛)贮存期间滴水损失率和TBA值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小白牛,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在屠宰前30d每天添加不同水平的VE,添加水平分别为0mg/d、500mg/d、800mg/d和2 000mg/d。屠宰后将牛肉贮存14d。贮存期间选取滴水损失率和TBA值作为肉品质的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各组牛肉滴水损失率增加,而不同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TBA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从第4天开始,VE0组和VE500组,与VE800组和VE2000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VE0组与VE500组,VE800与VE2000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VE800mg/d可使小白牛肉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 MEGA 7.0 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分析SlAGO1在番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接种TYLCV后的防御响应;通过沉默番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SlPDS,建立‘矮番茄'沉默体系,采用 qRT-PCR 分析SlAGO1在沉默后对TYLCV表达的影响。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SlAGO1a/b(SlAGO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极高,暗示其为同一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多个拷贝;qRT-PCR分析表明,SlAGO1在花、叶中显著表达,且受TYLCV的诱导表达;VIGS沉默SlAGO1后接种TYLCV侵染性克隆,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病毒症状,qRT-PCR分析显示病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SlAGO1在番茄植株抗病毒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番茄抗病毒机制研究及番茄抗病毒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探讨了十二指肠灌注大豆小肽和氨基酸对奶山羊小肠肽结合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吸收的影响.选取4只体况良好,体重(38.38±3.09)kg的泌乳奶山羊,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门静脉、肠系膜静脉以及颈动脉慢性血管插管进行试验.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向十二指肠灌注60 g/d大豆小肽以及与60g大豆小肽总氨基酸含量相同的氨基酸.结果表明,与灌注氨基酸相比,灌注大豆小肽显著增加肠系膜排流组织(M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P<0.05),门静脉排流组织(P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高于灌注氨基酸组,但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灌注氨基酸显著增加奶山羊MDV和PDV总游离氨基酸净流量(P<0.05).研究表明,小肠中肽含量的增加可以促使其在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大豆小肽对奶山羊小肠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吸收的影响。选择7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奶山羊((37.88±3.03)kg),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近端和远端以及颈动脉慢性血插管进行4×4拉丁方试验,分别从十二指肠灌注生理盐水、60、120、180g.d-1大豆小肽。结果表明,随着十二指肠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提高,奶山羊肠系膜排流组织(M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60、120、180g.d-1组门静脉排流组织(P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3个大豆小肽灌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奶山羊小肠对小肽的吸收率随小肠中肽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增加,奶山羊MDV和PDV组织游离氨基酸净流量显著增加(P0.05)。随十二指肠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提高,试验羊颈静脉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增加(P0.05),对血浆葡萄糖、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和IGF-1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小肽灌注增加奶山羊小肠中肽结合氨基酸的流量,提高了MDV肽结合氨基酸的净流量,但因肽结合氨基酸吸收率降低或/和肽结合氨基酸吸收细胞降解率提高,降低了进入肠系膜静脉的肽结合氨基酸的比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再生水利用对地下水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ArcGIS9.3应用软件,系统分析了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及蓄变特征,比较了不同区域地下埋深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兴区的地下水埋深程逐年加大趋势,地下水储量逐年减少;2002年开始大量利用再生水以后,大兴区南红门再生水灌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小于灌区以外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饲喂全乳和代乳粉对小白牛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旨在比较饲喂全乳和代乳粉对小白牛(荷斯坦公犊)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20头小白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饲养时间为16周。并进行饲料成本对比。结果表明:全乳组和代乳粉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0±0.12)和(0.61±0.04)kg,饲喂全乳增重效果要好(P0.05);2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3.64%±0.03%)和(51.25%±0.01%),优质肉块率分别为(5.11%±0.04%)和(5.44%±0.03%),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本分析表明,饲用代乳粉能降低饲料成本。用代乳粉饲喂小白牛是完全可行的,且能显著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评价奶牛全混合日粮的能氮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北京规模化奶牛场全混合日粮(TMR)的能氮平衡情况,试验选择3个奶牛场的5种典型TMR和12种饲料原料,利用3头带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尼龙袋法测定其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降解率,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RENB)原理计算其RENB值和瘤胃降解蛋白(RDP)合成微生物蛋白(MCP)的效率(MCP/RDP)。结果表明:5种TMR的RENB均为负值,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能量负平衡程度增加;MCP/RDP随着时间呈波动式变化,其中在12 h达到峰值。另外,根据降解率参数和饲料原料的RENB值计算TMR在各时间点的RENB也均为负值。因此,可以判断这些奶牛场的TMR中RDP过量或可发酵有机物(FOM)不足,可以通过降低日粮中RDP比例或增加FOM含量改善能氮平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