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绘制工程图时经常会遇到相贯线,相贯线上的某些特殊点用常规方法不容易找到,致使相贯线的形状和范围无法确定.本文讨论了最常见的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的特殊点——最右点,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最右点的位置,并且找到了最右点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在农村生活用锅调查测试的基础上,对各种锅进行了锅形的回归分析,推导出各种锅形的标准方程和其侧面积、容积、曲线实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各种锅形对比实验得出局部圆形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锅形,提出了应采用局部圆形锅的建议与锅形尺寸标准化、系列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套灌区套作小麦/玉米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在灌浆期降到最低值,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从苗期到拔节期呈上升趋势,拔节期至灌浆期迅速下降,在灌浆期降到最低;玉米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呈降-升-降的趋势。小麦带细菌、真菌数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抽穗期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玉米带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在灌浆期达到最高。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明显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各施氮处理均达5%显著差异水平,且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也随之先增加后降低,N2水平时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最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出现峰值,当施氮水平过高(N3)时,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再增加反而减少,说明适宜的施氮量(N2)更能促进土壤中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覆盖耕作对岭南旱作大豆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旱作条件下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大豆的增产机制及其对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在试验区设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加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加覆盖地膜(TP) 4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较T处理而言TP处理具有土壤增温效果,而NT和TS处理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土壤降温效果,NT处理保墒效果不明显。TP处理前期增温保墒,后期降温抑蒸,这有利于改善土壤水热环境,符合大豆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措施下大豆产量由高到低为TPTSNTT,TP、TS、NT处理比T处理产量分别高出249.9、548.85、760.5 kg/hm2,以TP处理增产幅度最高,各处理大豆增产率在9.02%~27.45%。土壤温度与产量的相关性表现为TPTSNTT,且TP处理下土壤温度和产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温度会对产量造成影响,且主要是以TP处理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工程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特别是机械类和建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1999年入学的学生中,有1 200人在校期间要学习工程制图课程.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搞好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