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巢湖市植检工作现状及入世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巢湖市植物检疫工作现状从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检疫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加入WTO后植物检疫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巢湖市单季籼杂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采取健身栽培、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释放赤眼蜂、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以及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组合)来达到护益控害、促进水稻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造成六(4)代稻褐飞虱大发生,主要是因为天气条件适宜,迁入数量大、本地虫源逐代累积、抗药性增强以及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减弱等。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连续两年在巢湖市居巢区大发生,对水稻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大发生的前一代结合其它病虫防治,选用对路药剂,“治上压下”,可有效地控制下一代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防治田埂子囊盘控制油菜菌核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稻油连作区油菜菌核病的控制,采用大面积连片喷药防治田埂子囊盘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初侵染菌源量,从而降低发病程度。该法对油菜菌核病控制效果:在防治区内,离防治边缘100、200、400及1000m分别为69.4%、85.6%、91.8%和97.2%。本文还对油菜菌核病病原子囊孢子的传播距离作了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除草地膜对棉田杂草的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自行研制的具有抑草功能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在棉花栽培应用中的抑草作用,和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种除草地膜对棉田大多数杂草有较好的抑灭作用,平均防效达80%左右,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蚜虫除危害油菜外,还可传播病毒病.对油菜蚜虫进行防治和不防治对此试验,以掌握防治蚜虫对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药适期及防治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施药适期及防治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以盛花初期与盛花中期各喷药1次防效最好,盛花中期与终花期各喷药1次和盛花中期喷药1次防效次之。油菜盛花初期的生物学特征为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主茎开花数占主茎总花蕾数15%~20%、一次分枝开花率20%~30%;盛花中期生物学特征为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25%~35%、主茎开花数占主茎总花蕾数70%以上。  相似文献   
9.
蚜虫除危害油菜外,还可传播病毒病,对油菜蚜虫进行防治和不防治对比试验,以掌握防治蚜虫对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时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越冬代二化螟发蛾盛期稻田人工释放拟澳洲赤眼蜂,考察寄生蜂对螟害的控制作用,据此研究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效果,从而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配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放蜂田、农民自防田和不防治对照田3个处理,对赤眼蜂寄生率和保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拟澳洲赤眼蜂释放区的一代二化螟卵块和卵粒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6.18%和15.94%,保苗效果为56.52%。[结论]于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释放拟澳洲赤眼蜂对一代二化螟的危害有一定控制效果,可作为一代二化螟绿色防控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