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安县是漳州市的茶叶主产区,有"明前茶"、"冬片茶"两大优势.至2008年底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1万hm2,总产1.4万t,产值达12多亿元,已成为我国第2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本县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圆赤星病、茶炭疽病、茶根结线虫等.病虫整体发生趋势是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  相似文献   
2.
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又称龙眼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原是龙眼的次要害虫,90年代以来,随着龙眼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现在已上升为龙眼主要害虫。但果农对该虫认识还不足,药剂选择杂乱,用药也常错过防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琼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琼北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水系分布、产业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再从微观层面探讨水体、地形和气候因素对琼北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可分为4个聚集片区;琼北传统村落的宏观分布与水系、高程、坡度等因素关联紧密,与坡向关联稍弱,主要分布在河流周边,以及高程较低、坡度较缓的区域;琼北传统村落微观形态大体可分为散点型、线型、树型和整饬型4类,水体、地形和气候对其微观单元空间形态构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琼北山尾头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相关分析软件,解析其内部空间形态,结果表明,山尾头村空间整合度较低,核心区域较少,公共空间不足;空间可理解度较高,能够通过局部空间的形态理解感知整体空间;空间可选择度较高区域与空间整合度较高区域较为一致。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规划组织、完善交通网络,优化景观效果、增强空间活性等对策,以优化村落全局整合度和可理解度,提升村落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6.
柑桔红蜘蛛、锈壁虱是柑桔园中的主要有害生物,农户常规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利用害螨重要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通过人工释放手段进行生防,释放后3个月生防效果调查,平均“黑果率”控制在2.70-3.63%内,害螨控制率达89.6-92.7%,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4-6次。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亚市2004、2009、2014、2019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借助ArcGIS10.4软件和Fragstats4.2软件,通过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城市扩张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等分析三亚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是三亚市的优势景观,占整体的83.08%;耕地发生转变的比例为41.48%,主要集中在城区西部、中部和东部平原地区,其中2014年转为建设用地的占比达到峰值16.99%,耕地转为其他用地后又恢复为耕地的占比为10.78%,可见耕地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修复;整体呈现中心区域集聚明显,边缘区破碎化程度高的格局。保障三亚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于防止城市无序扩张,保护基本林地和农田,打造山海廊道;集中利用土地,提高建成区土地功能和价值,分散植被斑块和廊道;维持林地大型斑块完整性,促进物种生存和迁移,提高物种丰富度。研究结果可为三亚市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