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纸壳电雷管炸灭鼢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Milne-Edwards)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旱作区丘陵地带的重要害鼠。据1985年4月—1986年10月在离石、临县、灵石、吉县、左权、隰县、榆社等县调查,选有代表性的不同作物地块3332亩,开洞3713个,经24小时后被鼢鼠封堵洞1895个,堵洞率51%。每亩平均有鼠0.57只,个别地块每亩有鼠7只。中华鼢鼠昼夜活动,咬断农作物、树木根系,造成缺首断垄,如吉县桑村1200亩小麦,因鼠害缺苗率达25.6%,严重地块达60%。中阳县弓家湾村1.5万株桑树,两年被鼢鼠危害67%;榆社县乔家沟村1.2万株苹果树,有3100株被鼢鼠咬断根系而死,其余极度衰弱表现丛生不挂果实。鼢鼠还贮粮,常把各种作物果实拖入洞中,数量多达10—30公  相似文献   
2.
<正> 北方田鼠(Microtus mandaricuns)又叫棕色田鼠,对苹果树和间作小麦为害严重。如汾阳县东阳城村1978年新建果园33亩,栽苹果树1000多株,到1980年夏季全园被害株率达33.3%,到1982年整个果园尽毁。又如清徐县六合村,1985年3~4月份,有88株即将结果的5~6龄苹果树被咬死,另有数百株埋入地下越冬的葡萄枝条,4月初刨出检查,有1/3的结果母枝被啃或咬断,致使葡萄当年减产2000公斤。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太原、清徐、太谷、汾阳、文水及河南灵宝等地进行了调查,对北方田鼠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为害状况北方田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东部、山西、陕西中部、河南西部、江苏、安  相似文献   
3.
柳枢  张志海 《植物保护》1981,7(6):35-35
有史以来鼠类就是人类的大敌。防治农田鼠害的办法很多,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一、药剂毒饵灭鼠法 毒饵诱杀的药剂种类很多,有磷化锌、敌鼠、灭雀灵、1605等。以磷化锌制成的毒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概况 山西省自然条件复杂,沟壑纵横,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2%,丘陵、盆地各占14%。境内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有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连串盆地。形成全省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五台山叶斗峰为最高点,海拔3058米;南部垣曲黄河滩为最低点,海拔245米。一般地区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汾河是本省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北部年均温6℃,南部年均温12℃。无霜期120—200天,降雨量400—600毫米。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广大地区已垦植为农田。农垦历史悠久,主要栽  相似文献   
5.
黄胸鼠在山西临汾地区形成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又名黄腹鼠、长尾鼠。据资料记载,此鼠多分布于我国南部诸省,黄胸鼠在山西的分布尚未见正式报道。 1989年3月,我们在山西省临汾地区曲沃县城内获得6只鼠类标本,外形比褐家鼠细长、尾发达,尾长超过体长;耳大而薄,向前拉可遮住眼;胸部毛棕黄,腹部毛灰黄,该鼠  相似文献   
6.
柳枢 《植物保护》1965,3(6):232-233
山西雁北地区,近几年来,在灭鼠工作中运用各种药剂防治,由于执行了“防重于治”的方针,采用“以药剂为主、人工为辅,突击春季、坚持常年,集中力量大打歼灭战”的办法。全区从1958—1965年,据不完全统计防治面积达2,220.8万亩次,共消灭各种田鼠855.33万余只,以每只鼠平均遭害粮食10斤计算,可挽回粮食8,553万斤。  相似文献   
7.
黄鼠(Citellus deuricous Brandt)是我国北方农业的主要害鼠之一,同时也是鼠疫等疾病的宿主和传播者。它是山西境内的优势种,广泛分布于省内各盆地的旱坡台斜等地,  相似文献   
8.
<正>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和岩松鼠(Scjurotamia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是两大山区害鼠。近年来,在我省境内呈扩大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已形成了较大的种群,严重地危害着山区农、林、牧业的发展。1 花鼠和岩松鼠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及生活习性花鼠,又称犵狑、五道眉。其背部有5道明显的黑褐色条纹,一般体长150mm,尾长110mm,体重120g 左右。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山区和丘陵区为主,在平川沟  相似文献   
9.
棕色田鼠的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食性食量,繁殖和洞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根据其嗜食性,堵洞习性进行了甘氟、溴敌隆毒饵诱杀试验,并研制了捕鼠盒、弹簧钳、LB-1-4型灭鼠管等新器械;配合农业耕作,灌溉,化学除草等措施,进行了综合防治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