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泰兴市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兴市地处苏中地区。素有“银杏之乡”之称,全市总人口128万人,耕地7·81万hm2,栽桑养蚕一直是一项传统项目。1986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866 hm2,蚕茧产量458 t。1994年底桑园面积达到1963 hm2,1995年饲养蚕种70180张,蚕茧产量达到1930 t,均达到历史最高点,基本形成了基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桑枝枯菌核病是近年来在江苏发现的一种新的桑树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春季一年生枝条上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梢,常造成桑芽枯萎和病芽上方的枝条干枯死亡。经鉴定,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a sclerotiorum(Libert)de Bary]。病原菌在桑芽或新梢的寄生部位能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随采叶、伐条等田间操作而掉入土中越冬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害发生与桑树品种关系密切,育2号为易感病品种。桑园间作是造成病害交互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中下旬,泰兴市部分地区的育71-1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新梢茎部扁平,并在扁茎处出现新梢分又的现象,对此,笔者作了多点连续观察和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栽桑养蚕是泰兴市东北部乡镇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1994年全市桑园面积曾达2000hm2,自1995年起本市蚕桑生产出现低谷,经济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银杏是泰兴市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效益较为平稳,种植成本低,其比较效益居种植业之首.应用银杏桑树复合套栽技术,既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又能实现长短结合,降低产业风险,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加以推广应用.1995年至1999年我们对银杏桑树复合套栽技术进行了试验,200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张桥镇西桥村23.3hm2银桑套栽园每1hm2产值突破4.5万元,仅此一项当地每年就可增收45.2万元,同时银杏树增值达50万元.到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广近267hm2,年增收230.94万元.泰州市及如皋等周边地区推广应用达1334hm2,每年增收达800万元以上.苏州大学农业科技学院和泰州市行管办的有关蚕桑专家多次对"银桑高效套栽技术"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美施(全称为高美施有机腐殖酸活性液肥)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不含激素,经各地对多种作物试验证明,该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明显.为了解该叶肥品种是否适合桑园使用,1998年进行了桑树叶面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