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业耕作栽培制度对农田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唯一的基本的认识论。研究农田害虫的活动规律靠人们实践活动追逐于它们的活动场所、出没时间、数量变动与耕作栽培、天敌种类及其数量、生态地理和气象条件等来认识它们的发生、发展直到猖獗的规律性,例如因破坏了生物平衡高粱蚜(Longiunguis sacchari Z.)在1958年就大发生了(当然还有利于大发生的气象条件)。某些农田害虫因中断食物链而死亡,或因改善了食物条件加上别的有利于大量繁殖的条件而引起某些农田害虫猖獗起来。五十年代高粱长椿象(Blissus pallipes Distaa)在松辽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种下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其防治,袁锋(1978)作了全面论述,对发生预测指导田间防治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个种群在我国两个动物区系中是否存在着生态遗传学上的变异,导致了地理种(geographical species)或变种(var.species)的出现,在遗传效应方面是否存在着生理活性的提高,促进了繁殖力巨增,支配着年度间的发生节奏,在行为学上类群的聚集、短途接力移动等都对该虫的发生和预测预报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种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赤眼蜂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松辽平原广大地区,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尤其在栽种杂交玉米后,玉米螟Ostriniae furnacalis Guenee逐年趋于严重。过去曾研究在玉米心叶末期撒施颗粒剂进行防治,效果虽较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广泛应用。在玉米螟第一代卵出现期间,寄生于玉米螟的赤眼蜂种类和数量极其贫乏。曾数次  相似文献   
4.
Linnaeus(1758)开始把方斑瓢虫命名为瓢虫属Coccinella,种名为十四星瓢虫14—punctata,这个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后来Mnlsant(1846)确立龟纹瓢虫属Propy-lea,现在统一确认方斑瓢虫的学名是Pr-opylea quatuordecimpunctata(Linnae-us),但这个属名在我国记述为Propylaea,追朔起来有误,正确的属名应为Propyle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