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云金杆菌(Bailus thuringiensis)140或018工业菌剂每亩用200~255克,加杀灭菊酯20%乳剂每亩8毫升混用防治第二、三代红铃虫,虫口减退率和铃害下降率分别为80.5~93.4%和68.8~84.6%;杀灭菊酯每亩40毫升单用效果分别为96~97.2%和84.6~95.8%,都能有效控制红铃虫的危害。棉花产量测定表明,菌剂加菊酯混用使皮棉增加21.3~30.9%,菊酯单用增加11.4%。  相似文献   
2.
3.
豆野螟颗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差异离心术、超薄切片与电镜术对豆野螟颗粒体病毒进行分离纯化、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发现颗粒体多呈椭圆形,直径大小300~500nm×200~300nm;病毒粒子呈杆状,稍弯曲,大小200~300nm×40~50nm。该病毒侵染宿主脂肪体,表皮、中肠上皮、气管、马氏管等组织的细胞核,并观察到颗粒体病毒在细胞核中复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1994年6~7月间,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在从事“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Geyer)杆状病毒的特性及宿主感病性研究”项目中,大量采集罹病虫体,筛选毒株,在分离提纯MtGV的同时,经光学镜检,除MtGV外,还发现有多角体存在,经采用分离提...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苏云金杆菌对红铃虫有很高毒力,LC50为6.17—16微克/毫升。1983—1985年用工业菌剂田间试验,使铃害减少42—53%,含虫量下降24.1—95%,平均56.1%,用菌剂加少量杀灭菊酯混用有明显增效作用,防治第二,三代红铃虫效果可达70~95%,皮棉增产21—35%。防治第二代后,对第三代发生为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近年国外制糖过程智能化专家管理系统Sugars^(TM)发展新动态,探讨Sugars^(TM)软件如何应用过程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改造和优化传统的制糖工艺过程。通过使用Sugars^(TM)计算机模拟技术,可帮助管理人员正确地评估、投资和改进糖厂的设备和工艺。这种智能化方法将会给制糖业带来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同时可减少自控设备的投入和人员费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文章所提出这一技术和理念同样适合于其他化工行业在发展节能减排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