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蔬菜中多菌灵等15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不同蔬菜中多菌灵等15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2种试验检测方法,多菌灵等部分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是蔬菜样品基质干扰所致。[结论]LC/MS/MS方法质谱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使用简便快速、分析时间短;HPLC方法需要更好的方法优化才能得到更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业的院校十分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针对高校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学效果总休良发, 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为了切实提高农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笔对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在所院校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监测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腈对柑橘中氧乐果等13种农药进行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仪带FPD、ECD检测器定量检测,13种农药分离的效果良好,回收率为82.3%~95.0%,相对标准偏差〈5.0%。该方法是对NY/T761—2008的优化.指出了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优化后的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为广东省柑橘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过程中基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Y/r11761—2008方法检测蔬菜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时,对茄果类、豆类、瓜类、叶菜类、白菜类蔬菜,采用黄瓜空白样品基质与农药储备液按9:1的比例配制校正标准溶液,可以有效解决基质干扰问题,提高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能够满足常规实验室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蔬菜中毒死蜱等几种农药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NY/T 761-2004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把毒死蜱、氯氰菊酯、茚虫威、烯酰吗啉等4种农药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分为称量、提取、净化、色谱测定等分量,用校正因子来表征测定过程中的重复性不确定度,并加以评定,为试验室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色谱定量重复性误差及同一样品的重复性误差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是影响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较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监测过程中实际样品农药残留量的分析,利用NY/T761-2004行业标准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使农药得到较好的分离结果.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利用乙腈对荔枝中甲胺磷等13种农药提取,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回收率为81.7%~96.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该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4-200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市郊进行了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300a.i.g/hm2、施药5次的情况下,药后3d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2~0.21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23mg/kg.研究表明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0d(2004)和0.78d(2005),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6d(2005).  相似文献   
8.
茚虫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2-2003年在广东省广州市郊进行了15%茚虫威悬浮剂(安打)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40.5ga.i./hm^2、施药3次的情况下,药后7d茚虫威在甘蓝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9~0.18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5-0.06mg/kg。研究表明.茚虫威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甘蓝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8d(2002年)和5.7d(2003年),在土壤中的半袁期为7.5d(2002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