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改良拮抗姜瘟病菌的芽孢杆菌,从未发病土壤分离得到1株对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8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能力的蜡状芽孢杆菌菌株L1.为进一步改进该菌的拮抗活性,采用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吖啶橙等诱变因素对L1菌株进行诱变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菌株的拮抗性能显著提高,其中菌株EMS-2和UL-1的拮抗蛋白浓度分别比L1菌株提高30.38%和29.18%,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L1对UV照射十分敏感,尤其在前60 s,而90 s的照射处理正突变率最高,达24.8%;吖啶橙处理L1后,没有筛选到发生正突变的菌株;L1在EMS处理80 min后,致死率达到90%左右,因此,为大量获取正突变菌株,应采用较低剂量的EMS(0.16 mol?mL-1)、长时间处理程序(6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诺卡氏菌(Norcardia sp.),其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微波(MV)诱变,诱变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中以UV处理120 s时正变率最高,其摇瓶复筛试验中,该变异株代谢产物拮抗活性比出发株提高43.4%。MV处理在20 s剂量下提高了32.8%;DES处理在浓度为0.2%时提高了24.8%。经连续传代8次,拮抗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3.
姜瘟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世界生姜产区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研究表明,从发病田中未发病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蜡状芽孢杆菌菌株L1(B.cere-us,L1)对茄科雷尔氏菌等8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具有广谱抗性。经Econo-Pac Q离子交换柱纯化、SDS-PAGE分析,从菌株L1得到一个表观分子量约为40 kDa的拮抗蛋白Lp,该蛋白具有光稳定性,在pH 6.0~8.0,温度20~60℃条件下均表现出对茄科雷尔氏菌的极强拮抗能力,但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失活。实验表明,0.38 mg/mL为该蛋白的最低拮抗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