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玉米矮花叶病重病区抚宁县,自播种至玉米10叶1心期,每天定点定株调查有翅蚜蚜量和玉米矮花叶病病株率。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月22日,玉米2叶期始见蚜虫,蚜株率6.6%,牙量7头。5月31日,玉米3叶期蚜量达到高峰,蚜株率89.6%,总蚜量366头。高峰期过后8d,6月8日始见病株,病株率1%;高峰期过后28d,6月28日,玉米9叶期,病株率达到高峰22%,并维持此高峰。生产上制定防治措施应遵循此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中农药残留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过去人们主要考虑的是蔬菜的种类、是否新鲜以及价格,而现在更看重的是蔬菜中农药的  相似文献   
3.
稻水象甲发生程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1996~1997年在抚宁县对稻水象甲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作了初步研究,得出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回归式。同时以历年稻水象甲危害造成产量损失率最高值为依据,以5%产量损失率为梯度,求出各发生级别的虫口密度,划定了稻水象甲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祁景乔汪志和杨占起陈国民李俊华丰晓强高素娥祁丽彤(河北省抚宁县农业局植保站066300)玉米矮花叶病自1994年在我县严重发生以来,连续3a发生面积都在1万hm2以上,占春玉米播种面积的70%,每年减产10%左右,成为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草地资源3.17亿hm2,生长3000多种牧草,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场类型,有利于各种牲畜和不同季节的放牧利用,草地可利用率达68.4%。在广大农区每年可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和饲草料资源,约达7000亿kg,种类多,数量大,营养丰富。此外,还有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均可作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6.
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防除稻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及对照药剂丁草胺4种除草剂对杂草的要对防效,筛选出了除治水稻秧田、本田杂草的最佳药剂,找出了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的田间最佳使用剂量,并对各除草剂的相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1 34.5%助农可湿性粉剂 该除草剂是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最新研制开发的水田一次性除草剂。适用于水稻直播田、插(抛)秧田,该除草剂能够从茎基部生长点彻底杀死稗草,眼子菜、鸭舌草、莹蔺、慈菇、异型莎草、谷精草、水葱等多种单双子叶杂草和阔叶杂草。该药在水稻4~5叶期使用,稗草长至2~3叶期时施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草规范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抚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和均衡增产的重要障碍因素。抚宁水稻病虫草害种类较多,发生危害普遍的主要有水稻干尖线虫病、恶苗病两个种传病害,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Li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1988年在河北省唐海县首次发现。抚宁县1990年7月31日在黑光灯下发现稻水象甲,经普查,田间只零星发现其危害水稻,大面积扫网未见成虫。随着时间的推移,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日益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用作主粮的比例已显著地减少,而用作各种工业原料却明显地增多,特别是特用玉米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所谓特用玉米,就是具有与普通玉米不同的特殊性状,不但直接利用效益高,而且能作为各种工业优质原料,发挥更大的效益。特用玉米种类主要有淀粉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甜玉米穴普甜、超甜雪、爆裂玉米、青贮玉米和笋用玉米等。现将部分优质的特用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郾隔离。要求不同品种同期播种,均需进行空间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需与其它玉米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