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与扶贫助学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帮扶贫困大学生与智力扶贫的关系。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国家助学贷款所面临的问题,并就扶贫助学的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综合治理及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根、茎、叶和花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中,根、茎、叶提取物的活性较强,当浓度为10 mg/mL时均显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50%左右;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较弱.这是首次对紫茎泽兰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进行报道,扩展了植物源TMV抑制剂筛选的范围,为综合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长期共存,二者协同进化,互惠互利。在胁迫因素的影响下,内生菌群落组成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对植物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然而,关于病原菌胁迫对油茶树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为了解云南油茶受炭疽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生微生物群落如何参与植物防御,本文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炭疽菌生物胁迫下云南油茶病、健叶片内生菌群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Bugbase软件对菌群的表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炭疽菌侵染后显著提高了Chao1、ACE丰富度指数,而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则无显著变化。门水平上,病、健叶片上相对丰度大于1%的种类相同,但所有门的丰度都表现为病叶高于健叶。属水平上,病叶片中Methylobacterium(1.91%)属相对丰度最高,健康叶片中Pontibacter(1.41%)相对丰度最高。感病叶片中有5个特有属,健康叶片中有3个特有属。Bugbase菌群功能预测表明,云南油茶感病叶片内生菌菌群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氧化胁迫耐受增强;革兰氏阳性菌的相对丰度增加,革兰氏阴性菌相对丰度降低。可见,油茶炭疽病的发生改变了油茶树叶片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使少数抗病相关物种优势生长。研究结果为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粉拟青霉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室内初步测定了3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株系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感染致死率。结果表明:粉拟青霉RCEF0401,RCEF0402和RCEF0301这3个菌株对华山松木蠹象平均感染致死率分别为85%、85%和82.5%,三者间的感染致死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是云南的乡土树种,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极具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绿化首选树种―绿化行道树,云南部分地区滇朴近年常表现丛芽的症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染病的幼嫩枝条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利用16S rDNA植原体通用引物P1/P7和R16F2/R16R2进行常规PCR和巢式PCR,分别获得1.8 kb和1.2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将该特异性片段与其他已知分类地位的植原体16S rDNA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同时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染病的滇朴韧皮部组织中可见植原体存在,滇朴丛芽病植原体与芝麻叶状植原体同源性高达99.40%,通过系统发育树可进一步推测滇朴丛芽病植原体是属于16SrⅠ-B亚组成员,本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