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褐鞘症发生原因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水稻褐鞘症的发生原因,本试验设室内人工接种和室外田间小区喷药防治两项处理。人工接种分设接螨、接菌、接螨加接菌和对照4个处理组;田间小区喷药防治则分设喷杀螨剂(双甲脒)和杀菌剂(多菌灵、井岗霉素)两个处理组。获得如下结果: 1.接螨组和接螨加接菌组的病株率分别为89.54%、99.14%;病情指数分别为57.84、38.86;单株带螨量分别为20.74头、12.6头(均包括卵粒)。接菌组和对照组的病株率分别为31.98%、15.36%;病情指数分别为5.98、2.91;单株带螨量分别为1.85头、0.06头(均包括卵粒)。 2.田间喷施杀螨剂(双甲脒)小区比喷施杀菌剂(多菌灵)小区螨发生期推迟15天,单株带螨量降低(分别为18.5头、8.2头)、防治效果较高(分别为51.8%、29.46%)。以上证明斯氏狭跗线螨(Steneotarsonemus spinki Smiley)为华南地区水稻褐鞘症发端的祸首,只要防螨得宜,稻褐鞘症也就可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