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对刺槐Genomic-SSR与EST-SSR的遗传差异性进行研究,为今后刺槐遗传多样性分析等育种相关研究中合理选用不同来源的SSR分子标记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来自美国四个不同采集地的种子育出的12个刺槐个体,试剂盒提取DNA后分别利用9对Genomic-SSR引物和9对EST-SSR引物进行扩增,并采取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利用所得条带信息及相关软件对两种SSR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以及聚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刺槐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条带数为6.0、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3833、观测杂合度为0.5749、期望杂合度为0.6832;EST-SSR平均检测到的条带数为5.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711、观测杂合度为0.5648、期望杂合度为0.6526。由Genomic-SSR计算得到的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及聚类结果与两种SSR标记综合计算得到的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结果更为相似。[结论]刺槐Genomic-SSR与EST-SSR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但差异并不显著;刺槐Genomic-SSR能更加准确地揭示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刺槐EST-SSR具有相对较强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饲料混毒法,初步测定了毒死蜱、甲氧虫酰肼、螺虫乙酯、氟氯氰菊酯和噻虫胺对2日龄橘小实蝇洛阳种群成虫的毒力,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日龄橘小实蝇洛阳种群成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供试药剂中对橘小实蝇2日龄成虫毒力最高的是毒死蜱,其对雌成虫的LC_(50)为0.455 4μg/mL,对雄成虫的LC_(50)为0.300 8μg/mL;毒死蜱对15个不同日龄橘小实蝇雌成虫的LC_(50)为0.314 6~10.055 8μg/mL,对雄成虫的LC_(50)为0.222 7~5.840 7μg/mL,不同日龄间呈现出较大的敏感性差异,且雄成虫比雌成虫对毒死蜱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吉县刺槐无性系种质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各对EST-SSR引物检出的等位简单序列重复片段数量,解析吉县良种基地刺槐无性系种质的多态性状况与种质间亲缘关系,为引物利用和刺槐种质遗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课题组开发的45对EST-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对产物进行检测,用Popgene 1.32版软件对群体遗传参数进行评估,利用NTsys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5对EST-SSR引物中,除了引物RP-24均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4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重复序列298个,每对引物检测到2 ~ 15个,平均6.77个。群体观测杂合度(Ho)的变化范围为0.022 7 ~ 0.842 1,平均为0.412 6。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088 7 ~ 0.822 3,平均为0.484 0。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85 2 ~ 0.796 6,平均为0.444 4。结论该基地的刺槐无性系种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聚类结果可知,在遗传距离为0.81时,可将96份刺槐无性系种质聚成5类。聚类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刺槐无性系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利用这些引物用于刺槐的种质评价、资源管理和辅助育种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