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S3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禽呼肠孤病毒内蒙古分离株(C-98)基因组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获得病毒的S3基因,并克隆到pMD19-T载体后测序。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所测定序列与参考毒株ARV 176、ARV S1133、ARV 138的S3基因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8%,99.6%,87.7%,推导其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8.9%,94.8%。应用PHD程序和DNAStar软件,对S3基因所编码的σB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σB蛋白为结构紧密的球状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2.
禽呼肠孤病毒C-98分离株L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参考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GenBank)L1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禽呼肠孤病毒内蒙古分离株C-98的L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C-98 L1基因全长3959 bp,其中包括21 bp的5’非编码区和56 bp的3’非编码区,阅读框位于5’端第22位核苷酸与3’端第3903位核苷酸之间。将C-98株与国内外禽呼肠孤病毒群和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群的不同分离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C-98与台湾地区分离株919和美国分离株1733、2408、S1133亲缘关系最近,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8%、99.7%、99.7%、99.4%;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L3基因核苷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较低,为43%~45%。  相似文献   
3.
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系统(飞行磨)吊飞方法,测定了温、湿度对10日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雌雄成虫的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8℃、相对湿度(RH)为60%时,10日龄亚洲小车蝗成虫表现出最优的飞行能力,单个个体的最大飞行时间、最大飞行距离和最大飞行速度分别可达1.62h、9.87 km和2.03 km·h~(-1)。在温度16℃以下或28℃以上,其飞行能力明显降低。在40%~80%RH时,成虫均能进行正常的飞行活动。环境温、湿度会显著影响亚洲小车蝗成虫飞行能源物质的消耗情况(P0.05)。在最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小车蝗飞行所需的能源物质(甘油三酯)最少,其飞行单位距离消耗的甘油三酯也最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较高或较低的温、湿度条件,能源物质的消耗都显著高于最适条件。飞行能源物质利用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其在不同温、湿度下飞行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omp3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株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的omp31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的omp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omp31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GenBank中获得的参考毒株omp3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omp31基因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与Brucella ceti B14/94、Brucella neotomae 5K33、Brucella suis 1330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0%;与Brucella canis RM6/66、Brucella melitensis 183、Brucella melitensis 16M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与Brucella melitensis Rev1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与Brucella ovis ATCC 25840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低,为98.8%.  相似文献   
5.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草原蝗虫的主要优势种之一,为了明确亚洲小车蝗两型现象与形态特征的关系,本文利用11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形态指标在亚洲小车蝗种群中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能量储存、运动和飞行相关的体长(L)、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在群居和散居型种群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度和后足股节长度的比值(E/F)对两型蝗虫区分效果明显,群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的E/F比值在1.68~1.74之间,散居型成虫的E/F比值在1.44~1.59之间,群居型E/F比值显著大于散居型(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及其比值信息的综合指标,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9.84%,同时确定了E/F比值在两型区分上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亚洲小车蝗成虫两型现象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纽布病毒是杯状病毒科纽布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其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目前已在美国、英国、日本等13个国家检出,在我国奶牛和牦牛中均有检出,并发现了区别于其他基因型的新毒株,其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目前还不清楚。对纽布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纽布病毒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内蒙古地区猪群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的流行规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了HP-PRRSV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发病猪多为合并感染,病死率高.PCR检测16份送检样品中, HP-PRRS阳性率62.5%,猪蓝耳病(PRRS)阳性率18.8%,猪瘟(CSF)阳性率25%,伪狂犬病(PR)阳性率12.5%,猪细小病毒(PP)感染阳性率0%,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阳性率37.5%,而且以上这些猪病病毒抗体在猪群中普遍高于未发生HP-PRRS疫情之前.由此可见,目前猪病疫情是以HP-PRRSV为优势毒株,结合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8.
将3株新城疫病毒(NDV)内蒙分离株纯化培养后,提取病毒RNA,经RT-PCR扩增F基因,并测定出F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为1662bp,编码有554个氨基酸残基。与国内外发表的部分NDV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3株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5%,97.9%和98.0%,与标准毒株F48E9的同源性分别为85.8%,86.4%和86.8%,与长春、河北、山东、广东、广西、浙江、韩国等地的NDV的同源性在96.3%~98.8%之间。并且这3株分离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强毒株裂解位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主要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当前,我国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猪病。所以,针对我国当前诺病的流行与发病现状以及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广阔无垠的乌拉特草原上,有一颗绿色明珠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位于乌拉特后旗西北部的努登自然保护区。 1985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努登自然保护区。这是继白音敖包、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后林业系统正式建立的第三个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以保护沙漠珍稀树种天然梭梭林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蒙古野驴为主。努登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42°05′~42°14′,东经106°21′~106°41′,是一个西北一东南宽约12公里,西南一东北长约24公里的长方形地域,总面积420660亩,其中覆盖度在10%以上的面积495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