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危害刺槐属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山东省内分布广泛。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刺槐叶瘿蚊在山东省区域内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和生态价值,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叶瘿蚊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1.63,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流胶法在长岛县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岛县是我国北方松材线虫病的唯一疫区。 1999年用流胶法对长岛疫区内约 4 0 0多hm2 的松林内的感染松材线虫黑松病树进行早期诊断 ,结果表明低温对流胶法影响很大。在约 6 0 0 0 0 0株松树中 ,发现 935株松树流胶异常 ,从这些松树中取样经分离镜检发现 182株松树带有松材线虫 ,伐除这 182株松材线虫病树后 ,当年松材线虫病树死亡率减少 97%。对流胶法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昆嵛山腮扁叶蜂 Cephalcia kunyushanica Xiao1 983年首次发现于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在烟台 1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越夏越冬 ,翌年 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 ,6月上旬幼虫孵化 ,危害红松、赤松等 ,8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自 1 982年首次在山东荣成市发现 ,1 998年底已传播蔓延到烟台、威海、东营 3个市的 1 3个县市区。为了尽快封锁扑灭美国白蛾疫情 ,笔者根据山东省十几年的查治和控制传播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当前查治美国白蛾存在着组织协调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 ,并对全面封锁扑灭美国白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是一种严重为害针叶树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胶东沿海松材线虫病疫区黑松林严重发生。本研究以ZL-3型寄主利它素引诱剂诱芯为基础,配合褐梗天牛聚集-性信息素,在烟台黑松林中进行诱捕效果及其应用试验。结果发现,ZL-3型寄主利它素引诱剂诱芯对褐梗天牛诱捕效果较好,单个诱芯诱捕量高于APF-1型诱芯;林间监测时间从褐梗天牛羽化期一直持续到9月末,在6月初和7月中旬有两个羽化高峰;平均每个诱捕器可诱捕天牛126头,褐梗天牛与松褐天牛的比例为4.28:1;褐梗天牛聚集-性信息素与寄主利它素引诱剂相结合可以显著增加诱捕效果。由于ZL-3型寄主利它素引诱剂诱芯对褐梗天牛和松褐天牛都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可以用于褐梗天牛和松褐天牛的种群监测和大量诱杀防治,而且与褐梗天牛聚集-性信息素相结合诱捕效果更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生防微生物已被用于防控松材线虫病,但其杀线防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经路德维希肠杆菌AA4处理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5%以上,菌株AA4能够显著减轻松树幼苗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为了探究AA4抑杀松材线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DNA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菌株AA4 β-半乳糖苷酶基因ganA的敲除突变体,并对ganA在AA4抑杀线虫中的功能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敲除ganA后,突变体菌株抑杀松材线虫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均显著降低,菌株的运动性与其在线虫上的定殖能力亦显著减弱。此外,与野生型菌株相比,gan A敲除突变体菌株限制线虫运动的能力显著减弱。因此,gan A可能通过调控AA4定殖松材线虫与限制线虫运动的能力,在AA4抑杀松材线虫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接蜂比例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时寄主或替代寄主的接蜂比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为寄主时,接蜂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1和1:2为宜.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为寄主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50为宜,繁殖出的小蜂田间平均寿命约为6 d.过多地增加接蜂数量,会影响到子代的出蜂数量和雌雄性比等.  相似文献   
8.
防治松褐天牛是治理松材线虫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萎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用5%杀螟松乳油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地面药效试验,按药液浓度计,回归方程为y_c=3.2850+2.5587x_c,按单位面积有效含量计,回归方程为y_D=2.2762+2.5471x_D。地面喷洒浓度较飞机防治低6倍,单位面积有效农药较飞防低17.7倍。现有杀螟松剂型不耐雨水冲刷,残效期短。  相似文献   
9.
基于刺槐突瓣细蛾Chrysaster ostensackenella的分布情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经济危害性和风险管理难度,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其扩散蔓延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突瓣细蛾风险评估值R=1.86,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各等级划分,在我国应划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据此提出了风险管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刺槐突瓣细蛾Chrysaster ostensackenella(Fitch,1859)是我中心技术人员于2012年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工作时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利用叶面喷雾、树干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对刺槐突瓣细蛾幼虫进行林间实验,喷雾后6 d,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为5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