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快速、高效、无损监测板栗树的红蜘蛛病虫害,以实地采集的板栗树局部感染明显叶片、感染轻重不均匀叶片、恢复中的感染叶片及不同感染程度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UHD185型高光谱相机和数码相机获取各种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和RGB图像,以RGB图像为参考,选择各种叶片的感兴趣区,在高光谱图像上提取感兴趣区的光谱曲线,通过微分运算提取光谱曲线的绿峰、红谷、低位、红边、高位、高肩6种光谱特征及特征波长,利用大量实测数据分析板栗树叶各个光谱特征及特征波长随红蜘蛛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叶片级变化规律,得到识别红蜘蛛病虫害最佳的光谱特征。利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搭载UHD185型相机,获取了实验区高光谱影像。结果表明,监测板栗树红蜘蛛病虫害危害程度的最佳光谱特征为红边和低位,其与红蜘蛛病虫害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6,当发生轻度红蜘蛛病虫害时,红边波长和低位波长出现“蓝移”,说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系统具有早期发现红蜘蛛病虫害的能力,可为板栗树红蜘蛛病虫害的及时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亚高山冰川区地形复杂,站点观测和传统实地测量范围十分有限。卫星激光测高技术可实现大范围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监测。以2003—2009年ICESat激光测高数据为数据源,参考2000年的SRTM高程数据,建立冰川区点云去噪及其精度优化算法和多尺度冰川区表面高程时空变化分析模型,并分析了2003—2009年间中亚山区整体与各分区冰川表面高程时序变化。结果表明:中亚高山冰川区的冰川表面平均高程整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2003—2009年中亚冰川表面高程总体下降了9.59±1.89 m;Ⅰ区(即西藏和青海南部)的冰川表面高程下降了6.51±2.9 m;Ⅱ区(即新疆、青海北部和甘肃部分地区)下降了7.87±5.03 m;Ⅲ区(即中国境外,中亚地区的部分国家)下降了9.81±5.1 m,且监测到2004—2005年冰川表面高程上升。本研究方法对冰川区点云类高程脚点监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对基准DEM的依赖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利用高光谱技术快速无损地监测小麦白粉病灾情的方法,通过人工田间诱发白粉病,在灌浆期对不同发病等级(病情指数)的冬小麦进行冠层高光谱测定,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处理,筛选最佳光谱特征参量和植被指数,构建冬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在冠层尺度,小麦白粉病"红边"位置均在730nm左右(±1nm);经验证,5种模型中三角植被指数(TVI)模型估算精度最好,r2和RMSE分别达到了0.700和0.112,与精度最低的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模型相比,r2提高了0.071,RMSE降低了0.013。小麦白粉病"红边"蓝移现象并不明显;五种模型r2都达到了0.6以上,说明高光谱技术都能够有效地对冬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无损、快速、精确的反演,其中TVI的反演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