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蝗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蝗灾是世界性生物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初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再次暴发,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蝗虫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不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蝗虫主要成灾种类、分布及其危害,总结了近年来蝗虫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生...  相似文献   
2.
乙草胺及其复配剂对少花蒺藜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缺乏对草原毒害草的重视,少花蒺藜草在彰武县全县范围内扩散蔓延,并已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给草原生态生产环境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喷施乙草胺单剂和乙草胺同精喹禾灵、烟嘧磺隆、烯草酮混合的3种复配剂来研究其对少花蒺藜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乙草胺单剂及其3种复配剂乙草胺+精喹禾灵、乙草胺+烟嘧磺隆、乙草胺+烯草酮40 d对少花蒺藜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都在75%以上。说明喷施乙草胺土壤处理剂及其和茎叶处理剂的复配剂可作为防除少花蒺藜草的手段之一,这对于草原上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安全、有效防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杀螟丹在水稻植株及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了杀螟丹在水稻叶片和根中,以及对稻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苗床上施用杀螟丹,杀螟丹在水稻叶和根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92和10.94d.水稻移栽后60d,水稻叶片和根中均未检出杀螟丹.在稻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速度较植株中快,半衰期分别为3.71和1.88d.水稻移栽后30d,稻田水中未检出杀螟丹;移后60d,稻田土壤中也未检测到杀螟丹.  相似文献   
4.
探讨日粮中添加苜蓿、禾本科牧草对肉鹅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日龄、体重相近的鹅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野草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苜蓿、稗子优质鲜草,试验期20天.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日粮精料情况下,利用优良牧草豆科与禾本科混合搭配饲喂内鹅,可提高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确实掌握辽宁省草原少花蒺藜草(Cenchms paucitlorus Benth.)的危害与防治情况,2012-2013年,辽宁省草原监理站对全省12县75个乡镇草原对少花蒺藜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彰武、阜蒙、义县、凌源4县草原中有少花蒺藜草侵染,侵染面积近50万亩。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和人工割除为主,除草剂选用精喹禾灵、烟嘧磺隆等,平均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本试验对其入侵地植物群落构成进行了调查。调查地全部植物种类为20种,隶属8科18属。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少花蒺藜草及其常见伴生植物马唐和圆叶藜进行了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少花蒺藜草的净光合速率为14.33μmol/(m2·s),明显高于马唐和圆叶藜;少花蒺藜草的光饱和点为1 573.74μmol/(m2·s),均大于马唐的1 321.21μmol/(m2·s)和圆叶藜的1 226.94μmol/(m2·s);在光饱和点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0.39μmol/(m2·s),也显著高于2种伴生植物。有效光合辐射的变化对少花蒺藜草及其伴生植物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少花蒺藜草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能力,较高的生产力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采用仲丁灵、乙草胺、金都尔和甲草胺四种化学药剂对草原菟丝子进行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药剂中乙草胺防治效果最佳,一次施药和二次施药对菟丝子的抑制率分别为74.7%和81.1%;且二次用药对菟丝子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一次用药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彰武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2~9.4℃,湿度为55%~66%,降水量为309.0~518.6 mm,为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适宜入侵生长条件。该区域土壤中性;氮磷含量低,全氮为0.361~0.633 g/kg,全磷为0.056~0.203 g/kg;全钾含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为2.45~14.15 g/kg,分布不均。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高低不是少花蒺藜草是否入侵的先决条件。少花蒺藜草入侵草原的区域可大致分为彰武、阜蒙、义县联区和凌源地区两大区域。其在我省的进一步扩散途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种:一通过放牧、牲畜的流转及人类活动携带而扩散;二通过刺苞附着在车辆上而沿路扩散;三随风或河流而飘移扩散。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发生程度与其发源地以及主要迁徙路线上气象因子的关系,本研究统计1992-2019年沙漠蝗发源地和2条主要迁徙路线上9个主要国家的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及当年沙漠蝗灾害发生程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苏丹3个沙漠蝗发源地国家的沙漠蝗重...  相似文献   
10.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为重大农业害虫,2020年初至今,沙漠蝗大面积暴发,导致多国进入紧急状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号召全球共同应对沙漠蝗灾害.为有效防控沙漠蝗,本研究对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