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螟黄赤眼蜂繁蜂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螟黄赤眼蜂的繁蜂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繁蜂代数的增加,螟黄赤眼蜂子代蜂的繁殖能力明显下降。在柞蚕卵上连续繁殖25代后,其寄生率、单卵蜂量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4.08%、45.00%和65.72%,子代蜂寄生率和单卵蜂量平均每代衰减为2.0%,而羽化率下降3.0%。其发育历期延长72h。子代蜂性比(雌:雄)下降幅度不大,在8.25~9.59:1。  相似文献   
2.
榆树县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9年,经157万亩大面积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冶玉米螟的结果表明,当玉米田间螟卵发生初期和盛前期,以每亩1.1~1.5万头,分两次放蜂,卵粒寄生率为58.1~79.4%。放蜂区比未放蜂的对照区可降低被害株率41~64.4%,平均百株螟虫可减退66.6~85.9%,有效地控制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每亩可挽回损失34.7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已列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防冶玉米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赤眼蜂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松辽平原广大地区,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尤其在栽种杂交玉米后,玉米螟Ostriniae furnacalis Guenee逐年趋于严重。过去曾研究在玉米心叶末期撒施颗粒剂进行防治,效果虽较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广泛应用。在玉米螟第一代卵出现期间,寄生于玉米螟的赤眼蜂种类和数量极其贫乏。曾数次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10年的试验,根据赤眼蜂在黑暗条件下水平分布的特性,研制成封闭式多层繁蜂柜,累计生产近200亿头赤眼蜂,效果良好。现将繁蜂柜的结构及操作步骤简介如下。 一、繁蜂柜的结构 本繁蜂柜由多层柜和卵盘两部分组成(详见附图)。柜体部分的高×宽×长为1055×400  相似文献   
5.
6.
赤眼蜂寄生卵识别精选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赤眼蜂工厂大量生产的寄生卵,质量差异极大。目前赤眼蜂寄生卵的质量只能采用抽样进行解剖观察来判定,不仅费工费时,质量也难以保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研制成功了赤眼蜂寄生卵识别精选机。该机专门用于检测工厂化生产的赤眼蜂寄生卵产品质量,其科学原理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