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穗螨的识别与生活习性 雌螨后半体腹面前缘或末体前缘有2个贮孢囊,内贮有真菌孢子.穗螨寄主有小麦、燕麦、野燕麦、赖草、碱草等. 穗螨是传播禾谷腐烂病的媒介,不直接危害小麦,以共生真菌为食.穗螨与贮孢囊所携带的真菌有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穗螨传播共生真菌,共生真菌造成小麦穗腐败并蔓延,为穗螨提供食料.  相似文献   
2.
淡紫拟青霉菌料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后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淡紫拟青霉不同菌株的培养菌料,施225kg/hm2,对大豆胞囊线虫不但当年有45%~69%的较好防效,而且第2年和第3年仍然有22.5%~37.7%和7.3%~22.9%的后效,即空胞囊和被寄生的胞囊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水稻颖枯病的发生与识别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颖枯病又叫细菌性谷枯病、水稻谷枯病、水稻苗腐病。2004年和2005年8月中旬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调查水稻病害时发现该病,2年共调查20余地块,其中有5地块发生,处于零星初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4.
大豆黑斑病大面积发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黑斑病大面积发病初报王昌家,李兴国,张富春(黑龙江省宝泉岭管局科研所)张同兴,张承厚(黑龙江省江滨农场生产办)江滨农场1993年4、5、6等队共206公顷大豆发生由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isp.)的黑斑病,发病株率100%。结荚初期(...  相似文献   
5.
大豆生育条件与孢囊线虫密度关系︵节译由于大豆连作,大豆孢囊线虫害加重,为减轻受害,作为一般的农业技术措施,把非寄主作物编入轮作体系。查文献得到:在大豆孢囊线虫密度高的土地种植大豆时,大豆根系受到线虫寄生而不能充分发育,根系细弱,分布范围也狭小。施用氮...  相似文献   
6.
大豆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豆枯萎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有加重发展地趋势。从单株到点片状发生 ,死株率 1‰~ 3 8%从出苗到成熟整个生育期间都有发病 ,发病轻重与生育期间降水量偏少 ,气温偏高 ,迎茬连作 ,线虫为害等因子有关系。1 大豆枯萎病致病菌大豆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根腐病、茎腐病、镰刀菌凋萎病和立枯病。致病菌据报道主要有尖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半裸镰刀菌、禾谷镰刀菌、茄腐镰刀菌、藤仓赤霉菌、立枯丝核菌等不同的种及不同生理小种。国外报道寄生有豇豆、豌豆、蚕豆及一些双子叶杂草。致病菌存活在土壤、病残体和感病种上。美国Cromwell 191…  相似文献   
7.
8.
1 小麦田问荆的防除技术 小麦苗期防除问荆,可于小麦3叶期用72%2,4滴丁酯600~700ml/hm2或于小麦3~5叶期用48%百草敌300~500ml/hm2进行防除. 麦收后应早翻快耙,以促草早发.麦茬地机械深松时,在深松杆齿底部加横连钢丝,可切断问荆根系.在8月底用72%2,4滴丁酯600~700ml/hm2、48%百草敌300~500ml/hm2或20%克无踪1250~2500ml/hm2进行防除.耕地中如有苣荬菜、刺儿菜、车前草、芦苇、蒿类、酸模浆等多年生杂草,可在施上述药剂中加入41%农达1500~2000ml/hm2或 74.7%农民乐2000~3000ml/hm2.  相似文献   
9.
10.
2002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黑龙江省佳木斯、宝泉岭、牡丹江、红兴隆等地区红小豆发生黑胫病,造成零星、局部或大面积枯死,其中宝泉岭农场种植红小豆1000hm2,有600hm2发病,近80hm2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