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对流行于贵州省的牛膀胱肿瘤的调查表明:本病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长期间歇性血尿。在1570头屠宰牛中检出膀胱肿瘤257例(16.37%)。其中黄牛的检出率高达18.74%,水牛为0.57%。对328例牛膀胱肿瘤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分类,并对其中3例作了电镜观察。各类型肿瘤出现的频率依次是:移行细胞癌126例,纤维瘤97例,血管瘤42例,平滑肌肉瘤42例,乳头状瘤30例,腺癌18例,横纹肌肉瘤16例,血管肉瘤12例,纤维肉瘤8例,鳞状细胞癌3例,粘液瘤2例,以及腺瘤、平滑肌瘤和未分化癌各1例。在64个病例中,每例同时存在上述的二或三种肿瘤成分。在28例中见肿瘤组织向淋巴结或/和其他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3.
扼制紫茎泽兰危害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危害,定位为"生态灾害".它使生态环境恶化,全方位地破坏农、林、牧业的发展,还对多种动物呈现毒性危害[1].对此,近年来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吉兰泰盐湖位于内蒙古西部贺兰山以西的吉兰泰凹陷中.早在清代时期,该盐湖就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盐原材料基地.经历数年来的大规模开采,该盐湖石盐资源出现了危机.虽然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可开采资源日渐减少的趋势.尽管前人多以时间为主线研究了吉兰泰盐湖的演化过程,但对盐湖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因此,文中收集了吉兰泰盐湖地区的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对石盐矿层及其下伏深湖亚相地层进行空间分析,尝试探讨吉兰泰盐湖的空间演化并在当前采盐区周边探寻可采资源潜力.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文中认为自距今10ka以来湖盆中心向东北部发生了约3km的迁移;在现今吉兰泰盐湖的工业采区的西南部地区存在约1300万t的潜在石盐储量,盐层厚约2m,延伸面积约6km2.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一种有害植物。其竞争生长能力强,以满山遍野之势侵犯草山、草坡,严重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使牧草贫乏,造成动物因缺其它牧草而食之中毒。马匹因之而患致死性“气喘病”,马、牛等动物因用之作垫草而致“烂蹄”。  相似文献   
6.
7.
饲喂毛叶蕨实验性诱发黄牛的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6头1~1.5岁,80~120公斤体重的本地黄牛饲以含有6~8月份收获的毛叶蕨[Pteridium revolutum(BL)Nakai]的日粮(平均525克/每头/每天)。其中1头在263天时触电意外死亡,膀胱未见病变。其余5头饲给这一植物共820天。这些动物在实验开始后1,133天到1,121天处死并尸检。5头中有2头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膀胱肿瘤——多发性纤维瘤。其中1头并有上皮的乳头瘤样增生及慢性出血性膀胱炎。其余的3头中有2头存在慢性出血性膀胱炎。同年龄、品种,但不给饲这一植物的2头对照牛未见任何变化。本实验提示了毛叶蕨或其所含的某些物质与牛地方性血尿病区域这一广泛分布的膀胱肿瘤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8.
扼制紫茎泽兰危害之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危害,近年来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生态保护的大计出发,从大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计出发,扼制紫茎泽兰危害无疑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省是紫茎泽兰危害的重灾区,受灾区域在迅速扩大。目前省内最为严重的受灾区域有黔西南州各县和安顺市的关岭县、镇宁县等。而今紫茎泽兰已到几年前尚未见其生长的“净土”———贵阳“安营扎寨”:在贵大校园里、花溪公园内、贵溪大道旁、青岩古镇上均见有紫茎泽兰的成丛生长。据四川凉山州报道,该州受紫茎泽兰危害才是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9.
用蕨(Pteridium aquilinum)实验性饲喂3头贵州黄牛3个月后成功地复制了急性致死性蕨中毒。2头对照牛无任何异常。发热、皮肤及可视粘膜的泛发性出血为本病重要的临床症状。贫血、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血沉加速、血块收缩不良以及骨髓中各造血系的破坏等,为本病特征的血液学变化。病理学变化则包括全身泛发性出血、水肿及严重的骨髓损伤。国内有关黄牛蕨中毒的实验复制,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菌核病 主要危害茎基部.病部初期为黄褐色至褐色水渍状,后扩展至整个茎部,使茎部腐烂或向上发展引起叶片腐烂,最后植株枯萎死亡.湿度大时产生浓密白色絮状菌丝团,后期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