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临沂沂水县某猪场的病死猪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堆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追踪监测,结果表明,在21d的追踪监测后,2组试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已在7d后被杀灭,之后直至第21d均未再检测到肺炎克雷伯菌。表明临沂沂水县某猪场采取的生物发酵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对3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病毒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技术检测鉴定各紫花苜蓿品种中的病毒种类,并测定了各紫花苜蓿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株高、相对单株干重、相对茎秆直径、相对叶面积、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综合比较各紫花苜蓿品种的抗性,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只受到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的侵染,所有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发病率均超过94%,病情指数范围为31.53~55.50;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有1个,为射手2号,抗性一般的品种有6个,其余23个品种的抗性较差,分别占供试品种的3.33%,20.00%和76.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性较强的射手2号与其他紫花苜蓿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其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30日,山东省西北地区某鸭场报告其饲养的17 600只鸭子在1个多月内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鸭在死亡之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仅表现精神萎靡,多次用药后均无明显效果。截至调查时,已累计死亡约3 600只。为详细了解该鸭场的发病情况,分析该病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本次疫情暴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鸭场暴发了腺病毒病;起因是鸭苗在引进前已感染了腺病毒,引入后又遇雨雪天气,气温骤降,同时场内饲养管理不合理,卫生条件差,防控措施不当,导致多种细菌继发感染,从而加剧了疫情。针对鸭场存在的病原,对症用药,对可能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控制,随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山东省毛皮动物溶血性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PCR等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各地市送检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从病死毛皮动物(狐狸)脏器内分离到一株溶血性不动杆菌。该分离菌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安曲南、庆大霉素等抗菌药存在耐药性,耐药率达到60.0%。说明溶血性不动杆菌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存在感染情况,并且有一定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对发酵堆中微生物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细菌学计数和荧光RT-PCR/RT-PCR检测方法对烟台莱山区某鸡场的病死鸡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了效果追踪监测和评估。结果在28d的追踪监测后,发现3组试验中病毒均已被杀灭,细菌含量(CFU/g)在发酵21d后达到最低值,分别由A组的5.34×1008下降为3.66×1006、B组的4.26×1010下降为2.44×1006、C组的3.57×1011下降为2.48×1006。结果表明,烟台莱山区某种鸡场采取的生物发酵法无害化处理病死鸡的对微生物含量影响明显,杀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春季,在8个混播草坪上采用"Z"字形法随机进行根部取样,每种草在各采样地内分别取12株根样,并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其根部入侵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288株根样中共分离到13种真菌,其中6种真菌为3种草根部共同的入侵真菌,包括: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德氏霉(Drechslera sp.)。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的主要病原真菌是细交链孢、尖孢镰孢和枝孢,不同地点和草种根部主要的入侵真菌种类有明显的不同,根部带菌率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  相似文献   
7.
2019年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98个兽医系统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比对工作,比对项目包括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和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比对结果显示:总体实验室正确率为70.41%(69/98),其中市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正确率为93.75%(15/16),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正确率为68.75%(11/16),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正确率为65.15%(43/66);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以及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正确率分别为87.76%、85.71%、93.88%和97.96%。比对结果提示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应提升检验人员的素质,加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投入和管理,结合开展社会化服务来推进实验室建设,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α毒素在感染A型产气荚膜梭茵动物的体内的分布情况,自制了高效价的兔抗a毒素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HRP和FITC分别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通过免疫组化法对α毒素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表明,在小鼠延髓、肠、肾、肺、胃的间充质细胞胞浆中发现了阳性颗粒,在脾、肝的间充质细胞中未发现毒素分布.结果提示,首次在延髓的细...  相似文献   
9.
半裸镰孢致病性及苜蓿品种间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半裸镰孢对接种后苜蓿种苗的致病性、筛选抗苜蓿根腐病的品种,本研究把4个来源地的9个半裸镰孢分离物接种于14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在接种后第14 d测定苜蓿幼苗的相对根长、相对苗高、相对发芽率和病情指数,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对半裸镰孢的抗病性及病原菌对苜蓿幼苗致病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半裸镰孢菌株和苜蓿品种对相对根长、相对苗高、相对发芽率及病情指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病原菌方面,从苜蓿品种THG-1中分离出来的半裸镰孢的致病性最强,从Aohan中分离出来的半裸镰孢的致病性最弱,从WL-323HQ、Sitel和Siriver中分离出来的半裸镰孢的致病性较强,从Reindeer、Legacy和LM400中分离出来的半裸镰孢的致病性较弱;苜蓿品种方面,Algonguin的抗病性最强,Phabulous的抗病性最弱,Verna、Victoria、Hunter river和Amerimultileaf的抗病性较强,WL-323HQ、Sanditi、Sandy和Amerilea721的抗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2018年7月,山东省诸城市某规模肉鸡场出现个别鸡瘫痪,稀便,采食量略微偏低,生长速度偏慢。大群无呼吸道症状。20日龄后发病数量居多,约占到大群的千分之五。实验室对送检的8只鸡病料进行了病毒pcr鉴定、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鉴定得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阳性,分离到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生化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根据药敏结果及病毒检测结果对该肉鸡场进行科学用药,降低了滥用药、过度用药对鸡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