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3.6%阔世玛防除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江市小麦杂草以看麦娘、猪殃殃、早熟禾、荠菜、繁缕等单、双子叶混生为主,为了验证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田单、双子叶杂草防除效果,2006年秋季我们在杨市办事处进行了冬前、春季施药除草效果的比较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受市场变化的影响,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在夏玉米上首次发现瑞典蝇和禾蓟马,发生地点是运粮湖管理区新河队两块玉米田,重者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是江汉平原地区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年份可成减产5%~10% 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减产达30%以上.根据在江汉平原腹地潜江市调查,油菜菌核病在近10年中大发生有3年,偏重发生有4年,中等发生程度有1年,偏轻发生程度有2年,见表1.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重发,以及稻农长期单一使用吡虫啉和大剂量、高频次使用治螟药剂,导致褐飞虱、螟虫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增大。为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用药减量施用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应用风险,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特进行此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7年潜江市水稻种植面积3.01万hm^2,其中中稻2.95万hm^2,第2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面积达到6.02万hm^2次,高峰期每667m^2蛾量3745头,是历年的2.6倍,给水稻丰产带来巨大威胁。分析其严重发生的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指导今后预报及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抗虫杂交棉全面替代常规棉种植的形势下,次要害虫盲蝽蟓发生量逐年上升,已逐步成为潜江地区棉田主要害虫。2010年棉田害虫种群监测田不防治处理全季五日累计百株虫量574头,高峰日(9月3日)百株虫量88头,造成棉株绝大部分是无效营养枝,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到90%。为了提高盲蝽蟓田间监测及发生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田间调查法三者结合并互为验证的研究,摸清了江汉平原棉区棉田盲蝽主要种类及基本发生规律,可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茎枯病(AscochytagossypiiSyd.)在湖北省江汉平原近20年未大面积发生。2004年6月在江汉平原的潜江、天门、荆州、仙桃等地区发生,面积达0郾3万hm2。该病于6月上旬棉花现蕾初期开始发病,先在棉茎的第2果枝部位出现暗褐色长形溃疡,病斑逐渐扩大成梭形,中央凹陷,淡褐色,周围紫红  相似文献   
9.
做好第4代稻飞虱防治工作是保证江汉平原中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潜江市2006年第4代稻飞虱呈现大暴发,中稻种植面积2.84万hm2,第4代稻飞虱发生率100%,因预报及时、措施得力、防治得法,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面积17.3万hm2,挽回损失11.96万t,实际损失0.94万t,其中,穿顶倒伏面积553.8hm2 ,占中稻种植面积的1.95%.分析第4代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探讨综合防治策略,为江汉平原第4代稻飞虱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持续大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江汉平原地区油菜重要病害,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大,一般以长势好、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油菜田有利发病,雨水较多的年份,极有利于该病害的蔓延扩展,常年产量损失10%~20%,重发年份减产40%~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2008年、2009年油菜菌核病在潜江市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均达到种植面积的100%,发病程度之重、发生范围之广为历史少有,两年实际产量损失平均达到4638t,是历年实际损失的11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