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蜡蚧轮枝菌Vp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3℃黑暗培养,分别于第5、15、20、25、30天后采收。将不同时间采收的分生孢子置于2%葡萄糖培养液内培养,16 h后检测其萌发率,结果表明,采收于第5天和第15天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到89.76%和94.98%,显著高于采收于第25天(30.27%)和第30天(6.12%)的孢子的萌发率;在PDA培养基培养5 d和15 d的分生孢子在相同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分别达到83.40%和74.44%,显著高于培养了30 d的分生孢子的致病力(8.76%)。  相似文献   
2.
在同德县北巴滩进行了不同浓度蝗虫微孢子虫(N.L)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并在1997和1999年对防治效果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L不仅当年虫口减退率和感病率可达60%和50%以上(30天),而且在1997年、1999年防区内平均感病率仍保持在30%和40%。说明N.L具有较强的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感染能力,可持续、有效地控制蝗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死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Cry3Aa蛋白后的死亡情况,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ry3Aa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取食浓度为2 mg/mL的Cry3Aa蛋白6 d和12 d后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77.78%;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柱状细胞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微绒毛缩短并肿胀、线粒体变形、内质网肿胀。本研究表明黄曲条跳甲成虫中肠是Cry3Aa蛋白的重要作用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哒嗪酮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杂环,为进一步发现具有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苯甲酰基脲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7个5-取代苯甲酰基脲-3(2H)-哒嗪酮衍生物,并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如 6a、BPU-4 在200 mg/L时对3龄蝗蝻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Linne(Meyen)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使蝗蝻因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表现出明显的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类化合物的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华北白前生物碱对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的生物活性,采用点滴法和叶碟饲喂法测定了从华北白前中提取的生物碱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和生长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白前生物碱浓度大于500 mg/kg时,对3龄小菜蛾幼虫触杀的死亡率达23.33%。叶碟饲喂小菜蛾结果显示,10 d内,白前浓度50mg/kg时无幼虫死亡,12 d后各浓度均表现出胃毒作用,但是死亡率不显著,500 mg/kg浓度的死亡率仅为30%;各处理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均较对照低,幼虫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程度随生物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药后12 d时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生长的抑制率在11.78%~92.20%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三门峡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了农户果园经营管理技术及条件现状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不同农户果园肥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农机机械使用现状、果树修剪、果园卫生管理、果园废弃物管理和果品储存管理等方面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树病虫防治,部分村90%以上的果农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技术,部分村则有50%以上的果农采用综合防治技术等。提出了配方施肥和综合治理等推进现代绿色果园经营和管理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白前提取物水剂对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控制效果.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白前提取物水剂对越冬代梨木虱成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处理后24 h,0.07 mg/ml白前水剂对梨木虱成虫的田间控制效果达66.8%,室内生物测定效果达100%,并且制剂浓度与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致死作用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梨园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绿色防控药剂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大兴区梨园主栽品种丰水梨和黄金梨根围土壤进行线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线虫27个属,其中以食细菌线虫营养类群为优势类群,其他营养类群均较少;丰水梨和黄金梨根围土壤中的线虫优势属各不相同;梨园0~20 cm土壤比20~40 cm土壤的线虫数量多;丰水梨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黄金梨;梨园0~20 cm土壤的WI值显著高于20~40 cm土壤的WI值,而土壤的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率在20~40 cm土壤显著高于0~20 cm土壤,说明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率是影响土壤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因其具有强大的繁殖、取食和迁移能力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非洲沙漠蝗灾的发生历史及近年来的发生现状;叙述了沙漠蝗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同时分析了沙漠蝗的防治技术发展。总结认为蝗灾的物联网智能化监测和可持续绿色防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消除蝗灾威胁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木虱是木本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严重为害柑橘、梨树和枸杞等果树,对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木虱寄生蜂种类多,自然种群数量大,是木虱的重要自然控制因子,在多种木虱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已经发现并记录的木虱寄生蜂近百种,但是能够人工大量扩繁的木虱寄生蜂只有几种。应该加强木虱寄生蜂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重要木虱寄生蜂的人工扩繁技术的研究,为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