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7年提出的“吴曲线”因发现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现象,得出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离城市500km范围内的结论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文中以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成都和长春为案例地,利用大样本问卷调查获取的城市居民有生以来累积出游经历数据研究20年后“吴曲线”的变化情况和城市居民出游空间结构特征。主要结论为:1)“吴曲线”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居民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离城市1400km范围内。2)到访率随出游距离的增加呈幂律衰减,客源地周围目的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吸引力变化影响距离衰减作用。3)距离对中国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的衰减作用趋于变小,但仍是影响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的基本因素,表现为不同案例城市到访率衰减曲线的距离摩擦系数值接近,均值为0.52。4)中国城市居民的国内出游空间可划分为核心出游空间(≤500km)、重要出游空间(500km-1400km)和机会出游空间(≥1400km以外)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远离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区,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受自驾旅游者青睐?距离衰减规律失灵了吗?应用UGC和问卷调查数据,对西北自驾旅游流转移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发现:1)西北地区自驾游空间广阔,80%以上的自驾线路“行游比”介于0.5-0.7之间,具备吸引长途自驾旅游者的客观条件。2)西北地区自然和文化景观优美独特,对1500km以外地区的远程出游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导致距离衰减规律表面上“失灵”。3)90%的西北自驾游线路距离超过2000km,用时8-10天,平均串连9个目的地,主要模式为“区域环游式”和“锁链式”。4)西北自驾旅游流的扩散场在“胡线”东南,以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核心区,集聚场以“大环线”为骨架,以西宁、海西州、海南州、酒泉等12个节点为枢纽,呈现“嘉峪关阻断”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