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稻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是太湖稻区机插小苗和直播稻田的早期主要害虫.为提高成虫发生期预报的精确度,笔者对其蛹的发育分级特征及历期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供参考。稻象甲蛹的发育分级特征及历期  相似文献   
2.
单季稻恶苗病严重发病的原因及其防治周昭瑜,管乃椿,陈雪林(昆山市植保植检站,215300)90年代开始,随着稻作轻型栽培(旱育地膜育秧)新技术的推广,水稻恶苗病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发病程度逐年加剧,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且发病期早,发生期长,从秧苗三叶期...  相似文献   
3.
我市系稻麦两熟区,七十—八十年代初,水稻单双并存,1985年后为纯单季晚稻。三化螟在七十年代后期渐趋衰落,1981—1983年几近绝迹,随后逐年回升,1991年三代三化螟为害明显加重,全市单季晚稻白穗率平均0.56%,其中陈墓、周庄等西南地区及石牌,巴城沿阳澄湖边的村为害重,一般村白穗率为0.5—1%,重的为2—4%,严重田块竟达10—20%;其他地区一般白穗率0.1%左右,重的0.5—1%,严重田块3—5%。1 三化螟回升情况八十年代初,几乎查不到三化螟越冬幼虫,也诱不到成虫,田间见不到白穗团。从1984  相似文献   
4.
(一)盛发期和发生世代的变动五十年代太湖地区为单季晚稻区,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常年发生三代.第一代蛾的盛发期为5月1~5日,第二代为7月1~15日,第三代为8月16至9月5日.到七十年代,双三制占70%以上的地区(以下简称双三制区),其盛发期拉长,第一代为5月1~31日,第二代为7月1~25日,第三代为8月20至9月15日.单双并存单季稻以杂优稻为主的地区(以下简称单双并存区),一、二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