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荒漠,英文为Desert,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地带。世界荒漠(包括半荒漠)面积约28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荒漠一般可分为石漠、盐漠、土漠、沙漠等类型。沙漠的面积约53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面积的1/5。世界上受荒漠化(亦有称“沙漠化”)威胁的面积约45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世界上的荒漠成带状分布,与干旱地区基本重叠。荒漠和半荒漠是景观上的概念,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是气候上的概念。两者基本是一致的。有两个地区虽然从景观上看是荒漠,可是现在都不把它作为荒漠,即南极大陆和西藏高原。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拐枣属的染色体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是蓼科中较进化的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亚洲北部。是典型的古地中海区系成分。1936年《苏联植物志》记载有71种。以后陆续增加到100多种。近年来,苏联的一些学者又认为把种划分得太细了,进行了大量合并。结果仅保留30多种。我国学者研究认为:该属植物在我国有近30种,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其中的2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国和苏联学者对该属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染色体的地理分布方面,尚未见有所论述。本文对新疆18种沙拐枣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并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由于染色体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报道,我们亦是初步尝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并为有关学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由于秦仁吕先生去世,我刊另聘请吴征镒先生为顾问。吴征镒先生现年71岁,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昆明植物所所长、云南省科协主席,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先生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上都有较高成就,并多次到新疆和西北干旱区进行植物学考察。被植物学界誉为“植物通”。  相似文献   
4.
新疆甘草属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中药之一,素称“十方九草”,由此可见甘草在中药中的重要性。同时,叶、茎为多种牲畜所喜食,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饲用植物,另外,甘草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该属植物在新疆南北广泛分布,是我区的一种重要资源植物。对于甘草的研究记载可追溯到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以后的多部中药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