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江流域棉区常见的烂铃病菌有: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ppii)、角斑病菌(Xanthomonas malvacearum)、花腐病菌(Choanephora cucurbitarum)、黑果病菌(Diplodia gossypina)、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面包霉菌(Rhizopus nigricans)、红粉病菌(Cephalothecium roseum)、红腐病菌(Fusarium spp.)、疫菌(Phytophthora sp.)、轮纹斑病菌(Alternaria spp.)、褐斑病菌(Phyllosticta spp.)、青霉菌(Penicillium spp.)、黑子菌(Nigrospora sp.)、斑纹病菌(Pestalozzia sp.)、(?)腐病菌(Aspergillus spp.)、蠕子菌(Helminthos-porium cuverlaria)、黑斑病菌(Ceratostoma sp.)、汚叶病菌(Cladosporium sp.)等18种,某些年分以炭疽、角斑、红腐等为最主要。1950—51年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棉花生长期8、9二个月久雨多湿是引起炭疽病及其他烂铃发生的重要因子。田间接种试验证明:气温平均在25—30℃以及长期保湿,炭疽病菌能直接侵害棉铃。机械损伤、虫孔、角斑病等都是病菌侵害的有利条件。以生长10天的幼铃抗力最强。接近吐絮时的自然裂口,在高湿多雨时,也可成为各种菌类侵害的重要途径。适当密植,合理施用氮肥,进行整枝摘叶,使株行间通风透光,减低湿度,对减轻烂铃损失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张 《中国茶叶》2011,(7):29-29
6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收到英国农业渔业和食品部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FAPAS评估报告。报告对世界各国66家实验室参加2011年2月份进行的19116轮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水平测试结果做出了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2006年12月通过FAPAS第1964轮测试后又再次通过本次考核。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省不同枯萎病区病株的病症,不同菌系的培养性状,和对不同棉种的致病性状,可把江苏棉枯萎病菌分成南京型和启东型两个类型。前者只为害陆地棉,与美国的枯萎病菌相似。后者对陆地棉、海岛棉和中棉均能侵害,与南京型菌系有明显差别。因此认为启东型是枯萎病菌的一个新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是一种为害导管的周身性病害。世界各主要产棉国均有发生。我们于1954—1957年调查,江苏省发病地区主要在南通专区的南通县三余区及启东县的海东区;其他在南京、如皋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