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莫海威芽胞杆菌B. mojavensis D50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前期研究表明脂肽类化合物是其产生的主要抑菌物质。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菌株D50抗菌脂肽的稳定性,发现其脂肽粗提液在高温、非强酸强碱、紫外辐射的环境下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试验,测定了不同培养基成分对脂肽产量的影响,并对菌株D50产抗菌脂肽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硫酸镁、葡萄糖、酵母浸粉是影响脂肽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5.45 g/L、牛肉膏3.00 g/L、酵母浸粉5.99 g/L、硫酸锰0.30 g/L、氯化钙0.30 g/L、硫酸铵2.00 g/L、硫酸镁0.16 g/L、磷酸二氢钾1.50 g/L和磷酸氢二钠2.00 g/L。培养基优化后,脂肽产量可达1.74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7.70%。本研究明确了莫海威芽胞杆菌D50产生的抗菌脂肽对环境因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获得了利于抗菌脂肽产生的培养基组分,为D50抗菌脂肽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FH-1和NJ-1混合菌发酵液缓解铅(Pb2+)与莠去津复合胁迫对大豆种子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Pb2+浓度下FH-1和NJ-1 (3∶2)混合细菌对莠去津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2,0.04,0.06,0.08,0.1和0.2mol·L-1 Pb2+后,第1天时低浓度0.02mol·L-1 Pb2+对莠去津降解率有促进作用,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莠去津降解率均受到抑制作用;当培养第3天和第5天时,添加各浓度Pb2+后莠去津降解率均受到抑制作用。同时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Pb2+与莠去津复合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部发育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高于单一胁迫;而加入FH-1和NJ-1混合菌发酵液后,大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长度分别提高了36.36%和46.76%。幼苗的相对茎叶干重和根长分别恢复38.60%和60...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玉米田黑土中乙草胺的沉积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乙草胺在黑土环境中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乙草胺施药量为1 012.5,1 350,2 025 g/hm2,在施药后7,14,30,45,60 d,测定不同施药量下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沉积量,并对黑土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草胺在土壤中7 d的沉积量为1.129~1.879 mg/kg,14 d沉积量为1.108~1.680 mg/kg,30 d沉积量为0.378~0.554 mg/kg,45 d沉积量为0.164~0.202 mg/kg,60 d沉积量为0.07~0.115 mg/kg,45 d消解率均>90%。乙草胺在土壤处理后7~14 d各浓度处理对土壤细菌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30 d时仅有最高剂量(2 025 g/hm2)对细菌有抑制作用,45 d后抑制作用得以缓解并逐渐趋于对照水平。施药后7 d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30 d后真菌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放线菌对乙草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施药后7 d,随着施药量的增加促进效果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