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了黑河流域近百年来的水环境变化。流域水环境包括流域水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质量等方面。近百年来 ,由于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 ,河流湖泊水系逐渐从自然水系、半自然水系演化为人工水系 ,地表径流基本上为人类所控制 ,使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和下游上段地区 ,下游河道年平均断流天数从 5 0年代的 37.6d上升至 90年代的 89.9d,尾闾湖西居延海于 1 960年干涸 ,东居延海处于干涸和充水交替状态。水资源在年际和年内的分配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工农业发展、水资源利用方式、重复利用率提高以及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和排放等多种因素 ,流域水质持续恶化。由于人类活动的特点 ,在整个环境演变过程中定量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没有适宜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极端干旱区湖岸柽柳径向生长对水环境演变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利用黑河下游内蒙古西居延海3道湖岸堤上的湖岸林柽柳树轮年表,研究了柽柳树轮生长对水环境演变的生态响应. 对3个年表进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53.3%,它反映了3道湖岸堤上柽柳轮宽生长对同一环境因子的共同响应;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30.7%,它反映了3道湖岸堤上柽柳轮宽生长对第一主成分以外因素的响应. 相关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与生长季节(5—8月)湖泊水位波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主成分与区域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下水位波动呈微弱负相关关系. 上述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可以满足湖岸柽柳生长条件下,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柽柳轮宽生长作用占绝对优势.反之,天然降水将对维持柽柳的基本生存具有重要的贡献. 柽柳径向生长的生态响应模式不仅体现在3道湖岸堤的空间尺度上,同样体现在同一样点年表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通过石羊河、黑河和塔里木河3个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柽柳生态水位对比,认为非地带性植被——柽柳的最大生态水位差异是由于区域降水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黑果枸杞不同种源在阿拉善左旗的区域优选和适宜灌溉量优化。选择甘肃民勤、新疆库尔勒、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诺木洪共4个种源区的黑果枸杞一年生幼苗,通过生长期不同灌溉水量的田间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验小区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末幼苗存活率及株高、地径和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库尔勒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阿拉善左旗的表现优良,可作为大田栽培推广的种源;不同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生长最优目标下的适宜灌溉制度为生长季每隔20d灌溉1次,连续灌溉5次,每次灌水量为870m3·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适宜豫北风沙地栽培的梨优良品种 ,我们在延津风沙地开展了梨树引种栽培试验。在引进的 32个梨品种中 ,筛选出 4个适宜风沙地栽培的优良品种。1 七月酥 郑州果树所用幸水和早酥杂交选育的新品种。树势强健 ,树姿比早酥开张 ,萌芽成枝力强。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 ,较易形成花芽 ,坐果率高 ,丰产稳产。果实 7月上旬成熟 ,比早酥早半月 ,抗风 ,不易落果。果实圆形 ,黄绿色 ,单果重 2 2 0~350 g,果肉白色 ,细嫩酥脆 ,汁液多 ,石细胞少 ,果心小 ,甘甜可口 ,可溶性固形物 13.2 % ,品质上。2 早三吉 民间选育的良种。幼树生长旺…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系统地研究黑河流域的水量平衡,该文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波文比公式估算黑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流域的流量观测与已有的研究成果,首次将流域的大气输送水量与地面水循环结合起来研究分析:黑河流域上空大气水汽输送净收入量约288亿m3;上游山区为多降水中心,成为河流的发源地,降水总量约有141.68亿m3;中下游内陆盆地成为低降水极值中心,降水总量约有55.13亿m3;黑河流域总蒸散量约为195.6亿m3,其中在上游山区蒸散约95.44亿m3的水分,中下游蒸散损失的水量达到100.16亿m3。结合黑河流域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从分析内陆河水循环主要环节出发,揭示了黑河流域水循环在山区形成水资源、在中下游内陆盆地散失水资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