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研究对象,以香茅(Cymbopogon nardus)油为研究用植物次生物质,研究了白纹伊蚊幼虫期经历植物次生物质后,雌蚊对产卵场所的选择行为,分析白纹伊蚊的习惯化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尽管植物次生物质对白纹伊蚊雌蚊产卵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但其幼虫期对植物次生物质的经历,减弱了其对白纹伊蚊产卵的驱避作用(t=3.37,P0.05)。说明白纹伊蚊可被诱导产生对产卵场所的习惯化行为反应,该行为能力能够降低植物性驱避剂的驱避效果,并探讨了白纹伊蚊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滴滴涕(DDT)、六氯苯、五氯酚、五氯酚钠、氯丹、灭蚁灵、毒杀芬、三氯杀螨醇和DDT船用防污漆以及POPs混合物.3年的调查中,共发出调查表962份,回收有效调查表795份,样点涵盖广东省2个副省级市和19个地级市.结果表明,广东没有发现杀虫剂类POPs生产厂家,广东现有的杀虫剂类POPs主要存在于使用、流通、库存/废弃环节.使用环节中,农业、卫生防疫和白蚁防治领域,甚至化工领域都曾经使用或目前仍在使用部分POPs杀虫剂.在流通环节中,杀虫剂类POPs主要存在于不同使用领域的销售单位,库存/废弃的杀虫剂类POPs主要存在于使用和流通单位的仓库.  相似文献   
3.
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蝗虫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共记录蝗虫5科23属26种.以隆x小车蝗Oedaleusabruptus(Thunberg)、花胫绿纹蝗Aiolopustamulus(Fabricius)、疣蝗Trilophidaeannulata(Thunberg)、威廉剑角蝗AcridawillemseiDirsh为优势种。当地一年四季都有蝗虫在活动,以夏季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南湾蝗虫可以分成三种主要群落类型,南湾蝗虫的Simpeon指数λ=0.089,PIE指数PIE=0.911,Shannon-Wiener指数H'=2.595,Pielou指数J=0.852,Whittaker指数Bws=4.15。  相似文献   
4.
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共记录等翅目昆虫—白蚁3科5属10种,其中天涯锯白蚁、海南土白蚁为优势种。南湾白蚁的Simpson指数λ=0.414,PIE指数PIE=0.586,Shanon-Wiener指数H1=1.290,Pielou指数J1=0.560,Whitaker指数βWS=3.13。南湾白蚁物种组成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类型是天涯锯白蚁和细颚士白蚁,这一类型占调查样方的42.1%;第二类型中有恒春新白蚁、台湾乳白蚁、异头乳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以及天涯锯白蚁和细颚土白蚁等,这一类型占调查样方的52.6%;第二类型仅出现在1个样方,有海南大白蚁、平行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细颚土白蚁等。天涯锯白蚁、台湾乳白蚁、海南土白蚁和细颚土白蚁是影响白蚁物种组成类型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