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节课可以分为导入、授课过程、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四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教师对每个环节进行创新,那样才会使整节思想政治课富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在乐中学,爱上政治课堂。而作为一节课的导入,对整节课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一节好的导入会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思想政治的授课效果,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太子参与辣椒轮作前后土壤pH值和酚酸类物质的变化,探讨椒参轮作对土壤酸化的影响.方法:将风干的土壤样品与去除CO2的超纯水按2:5的比例混合均匀,检测pH值;碱提酸沉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土壤样品中酚酸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酚酸类物质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连作后,土壤pH值降低,酚酸类物质增加;与辣椒轮作后,土壤pH值相对提高,且酚酸类物质减少.结论:椒参轮作对太子参种植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娟 《当代农业》2010,(15):59-59
持续的高温,成年人尚且觉得闷热得受不了,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不强的孩子更是难以适应。专家指出,孩子避暑要谨记"三要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态氮肥对陇东烤烟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陇东旱塬烤烟生产中存在的氮肥种类选择不合理引起的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等问题,于2009年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肥硝铵磷(ANP)和尿素(UA)对烤烟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ANP处理显著促进了烤烟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了烤烟根系活力,比UA处理具有更理想的根参数和更强的根系活力,移栽15 d后,ANP处理的总根长、表面积、根尖数和根系活力分别比UA处理的增加了63.4%,64.3%,54.3%和43.8%;ANP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在收获时ANP处理的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UA处理的增加了15.87%和12.05%;烤烟移栽后短期内,ANP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明显高于UA处理的,且土壤NH4^+-N含量明显低于UA处理的,移栽5 d后,ANP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比UA处理的增加了44.7%,NH4^+-N含量比UA处理的降低了44.8%;ANP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比UA处理增加了16.8%和24.8%,纯收入增加了7 330元/hm2;尿素和硝铵磷施入土壤后短期内化学行为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根形态和吸收能力不同是引起烤烟产量和产值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运用虚拟水分析方法,多尺度分析我国近十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19.1亿m3上升到2007年的3197.5亿m3,上升幅度达5.90%;南方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则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3207.5亿m3下降到2007年的2801.4亿m3,下降幅度达12.66%。1998~2006年,全国粮食消费虚拟水增长4.43%,年均增长0.49%。北方增长速度快,9年间增长7.70%,而南方则只增长1.84%。近十年全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水平衡整体表现为负。南方的虚拟水平衡一直为负,且数值呈上升趋势,北方虚拟水平衡态势则整体表现为正。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稳定存在,且有增强趋势。其中,东北是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的实质性调出区,黄淮海、华北、东南和华南为实质性调入区。研究结果说明,从水资源的角度看,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格局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LED光萎凋对铁观音MEP上游关键基因和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萜类化合物是乌龙茶挥发性芳香物质的重要组分,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途径(MEP)上游关键基因直接参与调控萜类化合物前体物质的合成。而乌龙茶香气的形成与萎凋工序密切相关,光照和温度是影响萎凋的重要因子,探讨LED光与温度在乌龙茶萎凋过程中对香气的影响,为提高乌龙茶萎凋叶香气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根据KEGG筛选出响应光照的MEP上游关键基因(DXSDXRHDSHDR)。对一芽三叶铁观音鲜叶进行LED白光和不同温度(20℃(L20)、25℃(L25)、30℃(L30)、35℃(L35)和40℃(L40))萎凋处理,黑暗下温度(20℃(D20)、25℃(D25)、30℃(D30)、35℃(D35)和40℃(D40))萎凋处理;分别测定铁观音萎凋叶的香气组分和MEP上游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30处理萎凋叶各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萜类基因(DXSDXRHDSHDR)表达量分别为XY组(对照)的4.31、5.28、11.77、1.59倍,为D30处理的2.24、2.39、1.86和1.60倍。D30组各基因表达量为黑暗处理组最大,依次为XY组的1.92、2.21、6.34和0.99倍。L20处理萎凋叶的α-法呢烯芳樟醇氧化物(I、II)含量最高,较XY依次提高了15.05%、4.92%和15.13%;L30处理萎凋叶的橙花叔醇、芳樟醇和香叶醇含量最高,较XY组依次提高了3.71%、6.14%和15.28%;LED组铁观音萎凋叶主要香气组分含量均高于相对应的温度处理组。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萎凋叶香气组分进行评估,得出L20组萎凋叶得分最高,L30组萎凋叶次之;与香气分析得出结果一致。【结论】铁观音萎凋叶基因表达量与香气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存在同步性;L30处理萎凋叶基因表达量、主要萜类香气物质含量和主成分分析得分均较高,这与铁观音生产上的萎凋温度相一致。萎凋温度过高(40℃)不利于萎凋叶萜类关键基因的表达和萜类化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三种不同的栽培技术中,地膜覆盖平均WUE为1.69kg/mm较平作平均WUE1.26kg/mm提高34.13%水分利用率,垄作平均WUE为1.47kg/mm较平作提高16.67%水分利用率,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60kg/mm,未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34kg/mm,水分利用率提高19.35%。平作种植方式马铃薯现蕾至成熟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到90%左右;垄作种植方式76.86% ̄83.3%;地膜覆盖种植方式73.08% ̄77.08%,垄作与地膜覆盖后马铃薯水分的利用趋于合理。进行地膜覆盖和垄作后能使植株健壮,单窝薯重,大中薯商品薯率高,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鸡喙组织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鸡生产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鸡喙畸形现象,其中有些品种(或品系)发生率可达3%.喙畸形发生后,将不同程度影响鸡的采食,导致生长缓慢,产蛋减少甚至绝产,严重者死亡. 鸡喙为采食器官,由上下颌构成其骨质部分,表面被覆角质层[1].胚胎时期鼻骨以前的骨骼分为三部分,依次为前颌骨、前鼻骨软骨、鼻甲骨[2],出壳后上颌骨愈合为一体[3-5],鸡喙顶壁为硬腭,顶壁中部有一裂隙,为鼻后孔,许多唾液腺开口于顶壁和底壁的黏膜上,上颚有大量感应磁场的乳头状突起[6,7].  相似文献   
9.
马兰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5%的乙醇为提取剂处理马兰叶粉,所得提取物通过与芦丁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光谱对照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显色反应,显示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试剂制作标准曲线,测得马兰黄酮的含量为2.83%。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六安地区油菜蚜虫种群发生特点,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利用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开展了油菜有翅蚜、若虫种群消长动态监测,研究了田间种群变化与气温、降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蚜发生呈现1个发生主峰期,即11—12月;若虫发生有3个峰期,即11月下旬至12月、翌年1月、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油菜整个生育期月均气温3~25℃,月均降雨量21~261 mm,有翅蚜种群发生量与气温变化成极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成显著负相关。若虫种群量在寄主油菜品种中双11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秦优10号上,与气温低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中核杂418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综上所述,油菜有翅蚜和若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油菜生长期相吻合,气温是影响油菜蚜虫种群构建与消长的关键因子,降雨量对油菜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