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决深圳特区甜玉米产区日趋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笔者在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甜玉米地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的应用技术,分析了玉米螟赤眼蜂释放量、释放次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6e控制作用的关系,提出了最件释放方法.  相似文献   
2.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21、432(条/头),而对蛹的LD50、LD99分别为12、230(条/头).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3龄幼虫仅接触0.5h,每虫就可被侵入1.6条线虫,1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90%,24h寄生的死亡率为100%.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我国进境原木上截获的主要害虫类群;总结了目前进境原木害虫的检疫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对钻蛀性害虫的防治研究,探讨了斯氏线虫在进境原木害虫检疫处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进境原木害虫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梁帆  赵菊鹏  梁广勤  古菊兰  胡学难  吴佳教 《植物检疫》2006,20(4):261-262,F0002
2005年11月广州检验检疫局机场局截获来自伊朗旅客携带的青瓜,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实蝇幼虫为害,进一步室内培养羽化出成虫,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有关专家鉴定为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一小南瓜实蝇(Dacus ciliatus Low)。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形态,分类,分布,截获概况,植物检疫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检疫性蚧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针对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加强基础研究、改进蚧虫标本制作技术、在分类鉴定上应用RAPD-PCR技术和多媒体专家系统、筛选经济有效的化学杀虫剂和改进施药方法、建立生态控制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侵染后48 h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18条、94条,对蛹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28条、186条.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与斯氏线虫仅接触0.5 h后,就可被侵入1.2条线虫;侵染后12 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3.3%;侵染后24 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是防治额毛小蠹较好的生物因子,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额毛小蠹的效果较好,喷施法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斯氏线虫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设计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研究了斯氏线虫Steinemema feltiae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作用.通过试验得出了应用斯氏线虫在甜玉米地控制亚洲玉米螟的最佳施用剂量和施用次数组合,即施用剂量为1.0万条/株,施用次数为2次(心叶中期喷第1次,5d后喷第2次).  相似文献   
8.
从尼日利亚进境的芋头中截获最短尾短体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于2008年4月从尼日利亚进境的芋头中分离到数条短体线虫,经纯培养、形态观察、测量,以及对rDNA-ITS、D2D3区序列的扩增、克隆、测序分析,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Godfrey,1929)Filipjev & Schuurmans Stekhoven,1941)。该线虫在国内局部分布,属于检疫性线虫,在系统内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9.
热水处理对扶桑棉粉蚧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在49℃、50℃、51℃、52℃和53℃时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死亡率达到100%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40min、150min、60min、40min和6min。分析显示,热水温度和处理时间长度的复合作用导致了扶桑绵粉蚧的死亡。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扶桑棉粉蚧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9.466+0.192X1-0.0000240X22+0.000218X1X2。给出了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时扶桑绵粉蚧100%死亡的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10.
释放两种捕食性瓢虫防治矢尖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