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拯救干旱区奖”简讯钱1995年6月16日,联合国环岛规划署古哈萨乌斯坦共和国产在阿拉大国市举行颁奖仪式,将艺次设上的“近出干旱区奖”(”一“全球土地退化和金漠化护制成功当验奖”)严予中国、塞内加尔、澳大利厂、纳米比可、印度、巴刍...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沙漠的扩展愈演愈烈。据估计,全世界的沙漠面积,目前正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仅在撒哈拉南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就有65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变成了沙漠。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笼罩在沙漠化的阴影之下。以沙漠化为代表的“生态危机”,比“能源危机”危害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而且,前者更加深了后者的严重程度。面对沙漠化的威胁,人类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能量,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生存、繁衍和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础.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的供给已由过剩的时代逐步转入了危机的时代.随着各种自然资源继续大量地开发,这种能源危机将越来越紧迫.在今天,能源问题在人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和迫待解决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南部梭梭荒漠类型、特征及其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梭梭荒漠是在亚、非荒漠区大面积分布的半乔木荒漠。在我国,梭梭荒漠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沙漠、戈壁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的9%。其中68.1%,即约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境内。梭梭荒漠是我国荒漠中生物生产力较高的植被类型。盆地内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主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我国人民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人民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丝路的兴起,距今已逾两千年。世事沧桑,环境变迁,昔日的丝路,如今已面目全非。追古抚今,对于我们总结干旱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将获益匪浅。历史上的丝路,分为陆路和海路。陆路兴起在先,海路则相随其后,后者的崛起促进了前者的消亡进程。陆路又分为草原道和沙漠道,两道最主要、最艰险的路段,都在新疆。因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科学院党组根据“要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国家队”的总目标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要求,以及区域发展战略重要性的加强和新疆科技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对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研究所进行联合重组,建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通过联合重组,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克服分散,创出特色,尽快在新疆建成一个在中国西部绿洲、荒漠及其区域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研究基地,为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99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马歇尔红(Marshall red R,MR)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特征.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并计算出了BSA与MR的结合比(质量比)为3.2.研究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体系的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蛋白质测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SA的线性范围是0.03~6.0μg/mL,最低检出限为0.9 ng/mL.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及尿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9.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主编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已于1987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将列入该名录的新疆保护植物及其类别、保护等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主要植棉条件的对比,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所在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通过对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植棉生态与流通体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棉纺工业发展问题的探讨,提出了棉花生产的适度规模、宏观布局与流通体制改革的调控对策,以及棉花产业化的构想与模式。最后,提出了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与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