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自然条件万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三峡西段,跨大巴山区、巫山、七曜山区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地貌分布具有区域性,垂直差异十分明显,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东南北三面环山,西南开豁,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最高海拔2798.8米,最低海拔73.1米。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在13.8-18.6℃之间。以长江沿岸最高,北部山区最低,全年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过零下  相似文献   
2.
稻绿蜡(Nezara utridula Linnaeus) 属半翅目蝽科,俗名打屁虫、臭膀屁,是稻作的主要害虫。1986年我们发现,此虫在湖南省常德地区亦严重为害柑桔。为了进一步弄清稻绿蝽对柑桔的为害性,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 稻绿蝽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在常绿树上越冬。两代成、若虫主要为害水稻及其他粮食作  相似文献   
3.
4.
杂木屑代替段木进行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是一项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适宜地区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一般每年11月至翌年4月栽培。栽后200~240天即可完成生长期。该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木材,而且是采取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及通气条件,除了广大天麻产区外,只要室温最高不超过30℃的地方都可进行栽培。同时生产天麻的废料可用作有机肥还田,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循环。  相似文献   
5.
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及其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杀鼠活性。[结果]3种蓖麻粗毒蛋白均有明显的杀鼠活性,小鼠死亡率均达100%。采用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毒蛋白的活性没有影响,但二氯甲烷脱脂的蓖麻粗毒蛋白平均致死速度相对较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和提纯杀鼠活性成分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蓖麻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耳(Nostoc commune)营养品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耳(Nostoccommune)营养品质的研究初报APRELIMINARYREPORTONTHENUTRITIVEQUALITYOFNOSTOCCOMMUNE胡良成1宋光泉2(1)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广州510405)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相似文献   
7.
迎九砍树头九完,母种准备抓在前。一月小寒连大寒,剃枝截杆三尺三。二月一到立春节,段木两头起龟裂。雨水接种春分完,菌棒上堆来发汗。四月清明接谷雨,散堆排场棚架起。欲要菌棒早出耳,创造温差很重要。干干湿湿来管理,首要条件是湿气。五月立夏接小满,防治病虫抓时间。  相似文献   
8.
重庆万州区引种笋用竹病虫种类主要有36种,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竹绒野螟、竹织叶野螟、一字竹象,长足大竹象,大竹象。山竹缘蝽、煤污病呈零星小块分布。结合抚育措施,冬季深翻土壤,可使越冬茧数量下降38%~55%,保护林间鸟类、猎蝽等天敌,可降低虫口密度。对虫口密度较大的虫源地,喷施1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9.
蓖麻籽水提物对小鼠的毒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蓖麻籽水提物对小鼠的毒杀效果。[方法]用蒸馏水提取得到未经脱脂的和经乙醚脱脂的2种蓖麻籽水提物,研究2种水提物对小鼠的毒杀效果。[结果]2种蓖麻籽水提物对小鼠均有毒杀作用,效果很好,死亡率均达100%,对小鼠毒杀的平均时间1~2d,最长死亡时间3d,且雌性死亡较早。2种蓖麻籽水提物对小鼠致死时间与用药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用药剂量大,致鼠死亡时间相对缩短,但总体上均属于慢性致死。[结论]未脱脂的和经乙醚脱脂的蓖麻籽水提物对小鼠均有毒杀作用,小鼠死亡率达100%,致死平均时间1~2d,最快死亡时间26h。该研究为蓖麻籽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进行蜀刺腿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渝东地区1年发生1代和2年完成1代同时存在;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以及湘、黔、鄂武陵山区海拔300~1 200 m的柏树林、栎林内;其个体大,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期逾200 d;营造混交林,保护天敌是抑制该虫成灾的根本措施;在虫口密度较大的虫源地,用20%氰戊菊酯乳油等化学农药防治。在越冬前,喷施从蜀刺腿僵虫上分离生产的白僵菌,防效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