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葡萄越冬双层覆膜技术增产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天山北坡阜康和南麓吐鲁番葡萄双层覆膜越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覆膜的葡萄,单株产量提高5.2-13.0kg;果穗增大3.7-7.8cm,增重114.9-293.9g;果粒增重0.1-0.6g;新枝生长量增长47.3-89.3cm,一级品率提高20%。经分析,主要是膜下最低温度高于临界值上限-16℃不会受冻,在最低气温日都有高于土埋50-90℃·30m的补偿温度和6-9h的补偿时间,整个冬季的补偿温度是840.5-1435.9℃·d。寒冷期后平均温度越来越高于土埋,10℃萌发的日期提前了10-20d。高温环境和长生长期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埋越冬有长期低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盐生植物——盐地碱蓬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介绍,并从整地、施肥、播种、灌溉及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与生产前景和应用价值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聚盐能力是评价盐生植物对盐碱地生物改良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针对不同的盐碱地类型,有目的地选择生物量大且聚盐能力强的盐生植物,是实现盐碱地快速改良的关键。比较不同盐生植物的盐离子吸收类型及能力,可为盐碱地生物改良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提供参考。  【方法】  试验选取7种藜科盐生植物进行人工种植试验,包括野榆钱菠菜(Atriplex aucheri)、高碱蓬(Suaeda altissim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红叶藜(Chenopodium rubrum)、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和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试验地土壤以粉粘粒为主,根层土壤(0—40 cm)平均含盐量为45.57 g/kg。在生育末期采样测定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和Na+、K+、Ca2+、Mg2+、Cl–、SO42–浓度。  【结果】  7种藜科植物地上部生物量为野榆钱菠菜(35077 kg/hm2)>盐地碱蓬(19507 kg/hm2)>高碱蓬(16160 kg/hm2)>驼绒藜(12421 kg/hm2)>四翅滨藜(10798 kg/hm2)>红叶藜(10134 kg/hm2)>盐角草(9576 kg/hm2)。高碱蓬、野榆钱菠菜、盐地碱蓬、盐角草和红叶藜5种植物组织内Na+、Cl–和SO42–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离子(P<0.05),而驼绒藜和四翅滨藜体内K+、Cl–和Na+浓度较高。7种藜科植物地上部Na+、Cl–和SO42– 3种盐离子累积总量为野榆钱菠菜(3835 kg/hm2)>盐地碱蓬(3145 kg/hm2)>盐角草(2749 kg/hm2)>高碱蓬(2253 kg/hm2)>红叶藜(615 kg/hm2)>四翅滨藜(367 kg/hm2)>驼绒藜(220 kg/hm2)。  【结论】  盐生植物可在重度盐碱地上存活并产生一定的生物量,野榆钱菠菜、盐地碱蓬、盐角草和高碱蓬均表现出较强的吸盐能力,但对不同离子的吸收累积能力不同。盐地碱蓬地上部SO42–吸收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植物,适宜于硫酸盐或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土的改良;盐角草对Cl–表现出极强的吸收能力,适宜氯化物盐渍土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裕农新1号’为中晚熟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5 d。果实高球形,果面绿色布深绿条带,果肉红色,品质优,中心糖度达12%。平均单瓜质量6.0 ~ 7.0 kg,一般产量40 ~ 45 t · hm-2。商品性好,耐贮运。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葡萄越冬掩埋的劳动强度,2013/2014 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进行双层覆膜、再生棉被和土埋下温度的逐日观测。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再生棉被和土埋的热性能好。双膜最低温度高于-18℃冻害临界值,有较高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补偿温度,可以缓解最低温度时的冷冻。双膜覆盖“春提早”的作用明显,增加了生长期,使得果穗大而重。双膜还比再生棉被和土埋廉价,容易起步,还可利用温室淘汰旧膜使成本更为低廉。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哈密瓜新品种秀蓉为中熟型品种,全生育期90-95d。果实卵圆形,果皮黄绿色,上覆细密网纹,肉质脆,瓤肉桔红色,中心糖含量16%左右,风味品质佳,平均单瓜质量1.5-2.0kg,一般产量可达30-34t/hm^2。商品性好,耐贮运,是优良的同源四倍体哈密瓜育种亲本材料,于2002年通过了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盐生植物生物炭特性的种间差异,特选用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高碱蓬(Suaeda altissima)、野榆钱菠菜(Atriplex aucheri)、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 5种黎科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于500℃温度下炭化制备生物炭,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来探讨盐生植物原材料对生物炭特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的产率受盐生植物原材料灰分含量影响。此外,生物炭灰分、养分及阳离子含量受盐生植物原材料物质成分的影响。炭化能显著增加生物质灰分含量,5种生物炭灰分含量与原材料相比增加了67. 22%~169. 24%,同时伴随着灰分增加,水溶性Na~+、K~+等低价离子富集,pH、电导率(EC)增大,碱性增强。本研究为盐生植物生物炭在改良酸性土壤、炭化原材料选择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同源染色体诱导加倍的方法将哈密瓜体细胞染色体数由24条加倍为48条,在此基础上进行选育并最终获得果形小巧、果实纵径变短、果肉增厚、种腔变小、植株抗性、适应性及抗早衰性明显提高的优良精品四倍体哈密瓜新品种,是优良的同源四倍体哈密瓜育种亲本材料,除了进行直接利用外,也为进一步进行四倍体杂交一代及三倍体利用奠定基础。四倍体哈密瓜同原来的二倍体哈密瓜相比,是一种新类型的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哈密瓜品种资源,是育种成果上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2011—2015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用黑、白2种薄膜双层覆膜,进行了石榴和无花果土埋温度的逐日观测,以减轻石榴和无花果越冬埋土的劳动强度。结果表明:石榴、无花果采用双层覆膜越冬都是有效的;可抵御吐鲁番-25.2℃的极端最低气温和临界值-17℃以下26d,及其中-20℃以下13d的长期低温;覆膜每日的最高温度可以作为抵御最低温度的补偿温度,并且远远大于最低温度出现的亏缺温度;增加了生长期,相应缩短了冷冻期的时间,成为增产优质的基础;白膜覆膜材料好于黑膜;并提出了防止温室效应晚冬灌、晚封边和早春灌、早放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替代葡萄覆膜越冬的草团拱架材料和方便快捷,2013/2014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进行了架空式双层覆膜的铁丝、树条、草团三种拱架和传统土埋的温度逐日观测。结果表明:冬季寒冷期的最低温度是土埋最高,铁丝、树条、草团拱架依次较低。在-17.5℃的最低气温日,最低温度分别是-10.7、-11.8、-13.8、-7.6℃,土埋最高,铁丝、树条较草团高。经推算,在极端最低气温-25.2℃时,分别是-15.1、-17.1、-17.9、-11.3℃,铁丝、树条较草团更为保险。整个冬季的累计温差分别是998.7、1166.6、1535.5、69.7℃,铁丝、树条较草团小,土埋最小。整个冬季平均温度的累积值分别是-140.6、-59.6、-184.3、-260.8℃,故萌发生长的日期分别是3月9日、3月4日、3月12日、3月27日,铁丝、树条拱架较草团早,土埋比覆膜晚15天以上。萌发日与平均温度累积值相关,与表面直观的架空效果一致,即树条拱架的架空效果最好,铁丝次之,草团较差。铁丝和树条日光温室"春提早"的作用较草团更早,但田间操作铁丝拱架较树条更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