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保山为分析样本,介绍农村集市发展概况,并从内外因分析总结农村集市相对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三农”转移支付的力度;鼓励本土人力资本参与本地农村自救和农村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实现农民普惠式金融生态;处理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内卷化”问题;落实保护农村本土人文特色前提下建设各具特点的新农村;重视土地对于农民的福利效应;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完善农村社会基本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河流线路型线性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怒江-独龙江流域段为例,利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数据,借助ArcGIS 10.2软件,分析其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旅游发展特征和新阶段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基于旅游廊道等理论提出构建线性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的发展设想。研究表明:1)该区域具有高山峡谷、干热河谷、绿美生态和“直过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特自然与文化旅游景观及其要素富集的禀赋优势,并呈现以点、线、面融合的团簇状和线状空间组合开发优势。2)以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和旅游业总收入为测度的旅游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以旅游招商和旅游创业与就业为衡量的旅游业态活力不断增强,以旅游交通和民族旅游村寨为载体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3)新阶段推动线性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在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产业结构、产品供给、区域合作、服务体系及旅游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4)由此构建“两轴三区、四素同构、四道融通”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