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猫的繁殖活动较为复杂,有许多规律和特征。近年来,关于猫的发情活动、生殖生理、繁殖习性及繁育技术等均有报道[1-3],但对其生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资料甚少,尤其是关于母猫妊娠期卵巢的显微结构观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门诊收治1例猫卵巢子宫摘除病例,经临床诊断该猫处于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与3种化学杀虫剂复配对麦二叉蚜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延缓抗药性,实现化学农药的减量增效,我们探讨了阿维菌素分别与吡虫啉、啶虫脒和氟啶虫胺腈复配对麦蚜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有效成分比3∶1,13∶9,1∶2,1∶4,1∶7时,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48.2,152.6,132.2,156.2,157.3,最佳配比为1∶7,其LC_(50)为0.485μg/mL;阿维菌素与啶虫脒有效成分比15∶1,5∶2,1∶1时,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5.3,198.9,139.1,最佳配比为5∶2,其LC_(50)为0.255μg/mL;阿维菌素与氟啶虫胺腈有效成分比2∶1,1∶3,10∶19,其共毒系数分别为241.3,176.3,206.4,最佳配比2∶1,其LC_(50)为0.222μg/mL。不同药剂以增效显著的配比混配使用,为麦蚜的有效防治和农药的减量使用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 APS)为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生长、抗氧化、抗应激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介绍对APS的6种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法、碱醇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高压提取法和超滤法,及每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就APS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犬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犬类寄生虫病。本试验采集南京某流浪犬收容基地的71份犬粪便,用饱和食盐水法专项检测犬钩虫虫卵,对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采集的71份样品中,39份样品钩虫检验呈阳性,犬钩虫感染率为54.93%,平均感染强度(EPG)为2.63×103。本次试验结果有助于了解南京地区流浪犬钩虫病感染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犬钩虫病的发生、感染、传播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缓麦蚜抗药性和降低杀虫剂使用量,本研究筛选了具有增效作用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复配比例,并研究了增效复配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蚜的LC50为25.01 mg/L,烯啶虫胺对麦蚜的LC50为28.21 mg/L。通过最佳增效配比的筛选,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有效成分比为1.3∶1、1∶1.1、1∶1.7、1∶10.2时,对麦蚜的毒效比分别为1.28、1.49、1.64、1.50,表现为增效作用。深入研究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烯啶虫胺的有效成分为1∶4.5、1∶7.5和1∶10.2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均显示了显著增效作用,其中,当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烯啶虫胺有效成分比为1∶7.5时,混配剂的LC50为5.22 mg/L,共毒系数达到532.61。按有效成分比1∶7.5,将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与2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混用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1、3 d和7 d,混配剂的防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单剂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在药后1 d,混配剂的防效高于烯啶虫胺单剂的防效,在药后3 d及7 d,混剂与烯啶虫胺单剂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混配剂的防效在药后7 d内不断上升,其中药后7 d防效达到92.98%。混配剂的使用可以达到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减量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对麦蚜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明确虫螨腈与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混配使用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和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可以为在西兰花害虫防治中减少虫螨腈的用量提供依据。采用手动喷雾法进行了虫螨腈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 测定了西兰花上虫螨腈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显示,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施药后1、3和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58.11%、65.21%和58.80%,与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超过了50%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及50%推荐剂量Bt单剂的防效,施药后3 d也显著超过了推荐剂量Bt单剂的防效。此外,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与施用50%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后的残留消解动态接近,但虫螨腈在西兰花中的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施用推荐剂量虫螨腈单剂的残留量。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施用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或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 d,施药后7 d的残留量为0.072 mg/kg,低于虫螨腈在西兰花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50 mg/kg (参考澳大利亚的MRL标准),施药后14 d低于定量限 (0.050 mg/kg)。研究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与32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分别按50%推荐剂量混配使用,可以达到减药防治小菜蛾的同时降低虫螨腈在西兰花上残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