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棉田试验区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且盐分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土壤各层盐基离子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这两种离子对棉花生长的毒害作用尤为突出;土壤盐分含量与Na+、SO42-、Cl-、Mg2+、Ca2+、NO32-、HCO32-离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a+、Cl- 及SO42-是影响试验区棉田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碱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了解和评估耕地土壤盐分的时空动态是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和改良的前提。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棉田为研究对象,在降水集中月份前后用EM38-MK2大地电导率仪测量了棉花两个关键生育期土壤根系层0~0.375 m和0~0.75 m剖面的土壤表观电导率,深入分析了棉花根区土壤表观电导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降雨前后,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较大,达到或超过中等变异水平;2)通过对大地电导率进行校正,排除影响其读数的干扰因素影响,大地电导率能快速表征0~0.375 m/0~0.75 m两个关键层次土壤盐分状态,可有效用于滨海棉田的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评估;3)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地貌特征、降水蒸发、作物综合长势等因素的区域调查,作者认为在区域尺度上,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在田间尺度上,加强土地平整和灌排配套等措施是治理和改良滨海盐碱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滨海棉田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棉田试验区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且盐分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土壤各层盐基离子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这两种离子对棉花生长的毒害作用尤为突出;土壤盐分含量与Na+、SO42-、Cl-、Mg2+、Ca2+、NO32-、HCO32-离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a+、Cl- 及SO42-是影响试验区棉田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县域尺度的盐渍化土壤化学参数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垦利县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率低,但区域内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理化性质空间变异大,严重制约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本研究通过在县域范围内进行面上布点采样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系统研究了垦利县县域尺度0~20及2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及其化学参数间的通径关系及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的垦利县0~20 cm土层土壤盐分高于20~40 cm土层,除pH外两层土壤各项化学参数的变异系数都在中等变异以上;影响0~20及20~40 cm两层土壤盐分(EC5:1)的直接土壤化学参数为Cl~–、Na~+、Ca~(2+),4个参数有非常好的线性回归曲线;0~20 cm土层土壤沿海岸线表现出强烈的盐化和钠质化现象,而20~40 cm土层整体上盐分和钠吸附比均小于表层土壤,盐化和钠质化较弱;土壤p H则表现为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土层,其碱化现象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垦利县土壤盐分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及经验公式,同时可为垦利县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改进直线解析法确定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宽直线解析法的应用范围,以便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较传统的简化方法,采用对井函数的级数展开式多保留一项的简化方式,建立了一种新的改进直线解析法。用正问题求逆的思路对其进行了可靠性的验证,并与Cooper-Jacob直线图解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方法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直线解析法的计算结果与Cooper-Jacob直线图解法的非常相近;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则表明此方法对抽水试验数据具有的系统误差并不灵敏。与传统的Cooper-Jacob直线图解法相比,改进的方法具有更宽的适用条件,前者要求u<0.05而改进直线解析法仅要求u<0.2。  相似文献   
6.
栾城农田土壤含水量时间统计特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传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2-2008年栾城站土壤含水量的长系列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到了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月均值珡X和变差系数Cv。根据计算结果,初步分析了栾城农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统计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月均值在年内的变化曲线大体上呈"∽"形,且土壤含水量数值在4-6月的离散程度较强,而在其余月份较弱;由于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的逐渐减弱,各个季节的土壤含水量的月均值随着深度h的增大而趋于相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