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1.
80年代以来,河南省棉区棉红铃虫再度猖獗,其发生特点为:由豫南向豫北逐渐发展。发生期较50年代有所延长;年度内田间生存率逐代提高,棉花受害逐代加重,不同种植和生长类型的棉田受害有显著差别;主害代为第三代,其年度间发生轻重主要受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频度和8、9月份降雨的影响。棉红铃虫对棉花的危害损失率Y与单铃子棉含虫量(包括羽化孔)X呈幂函数关系,第二代为:Y=2.742X1.41,第三代为:Y=5.475X0.936,据此模型估算的防治指标试用于生产,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河南棉区红铃虫为害呈加重趋势。据1985—1989年田间试验,早发棉田一代红铃虫平均虫花率1.21%—4.4%,一般棉田为0.6%—2.0%,尚勿须防治;二、三代时,百铃累计卵量每增加100粒,铃害率分别增加7.5%和9.3%,籽棉产量损失分别为0.795%和1.497%。根据防治工本、产量水平和产品价格,估算了经济允许为害水平,计算了亩产皮棉50、75和100kg 棉田的防治指标:按百铃累计卵量取样,二代分别为150、100和76粒,三代分别为94、63和46粒,并经大田生产验证,可以排除由于虫害,品质下降造成的损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50年代里,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曾在河南棉区造成严重为害,后种群一度下降,80年代以来,籽棉和棉籽分散贮藏,植棉方式变革,后期防治失控等原因(高宗仁等,1991),红铃虫再度猖獗(戴小枫等,1991)。作者于1984-1990年调  相似文献   
4.
50年代后期以前,棉花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 曾在河南棉区猖獗发生,此后,一度下降为次要害虫,然而,80年代以来,红铃虫在河南棉区再度猖獗,重新成为威胁河南棉花生产的重要害虫。1984年以来,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棉红铃虫再度猖獗主要受下列诸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