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34篇
综合类   5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变量筛选方法对郁闭度遥感估测模型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Bootstrap方法与传统的平均残差平方和(RMSq)准则所选变量建立模型的精度差别.结果表明:Bootstrap方法是一种更优秀的变量筛选方法,比RMSq方法精度提高约5%;而且它不受变量多带来的运算困难的限制,更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遥感区域大小对森林蓄积估测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将 1幅TM遥感图像分别分成 1 4及 1 2幅 ,通过实例分析了 1 4,1 2及整幅TM图像所能达到的几何精校正精度 .然后 ,以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变量 ,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及岭迹分析 ,研究了上述 3种不同面积幅值图像对应林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主要变量 .由 3种不同面积遥感区域蓄积估测方程中所含变量的个数、种类及预报精度 ,详细分析了遥感区域大小对蓄积估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取实验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在30℃温度下吸附速率最快,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也可以较好地描述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25℃时,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用Langmuir模型描述时相关性最好,其方程式为G=909.091×0.0031Ce/(1+0.0031Ce),其最大吸附量为909.091mg·g^-1,k=0.0031。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程度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作为中间变量遥感估测荒漠化程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9和-0.624,线性关系显著,随着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减少,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定量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模型正确预报精度达到了85%,荒漠化程度预报误差不超过1个等级,可较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998年9月28日TM卫星数据,经过数据校正、影像增强和非监督分类等处理,制作卫星影像分类图,建立判读标志;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实况调查,建立卫星影像分类解释依据,标定土地利用类型;借助Arc/Info GIS、Arcview GIS 划分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RS和GIS的林型结构与森林涵养水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运用 RS和 GIS技术划分出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上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结合水文数据 ,分析流域内不同林型和森林覆被率 (共 8个因子 )与年降雨量、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流域内涵养水源功能较强的优势林型 ,为合理调整流域内森林结构布局 ,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流域内涵养水源功能最强的林型为柞树纯林 ,其次是落叶松和白桦构成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黑河地区公别拉流域内的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被恢复的速度受时间和剥离物组成共同影响,其中剥离物中土和沙砾比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植被演替中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前期以多肉植物为主,后期菊科植物成为优势种。针对植被演替规律和剥离物特性提出快速恢复植被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漠河-大庆输油管道工程沿线穿过的2种典型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土壤与水体的连续取样,分析管道敷设对沿线沼泽湿地土壤养分和水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管道敷设后,距离管线10m范围内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小叶章-凸脉苔草沼泽0-20cm土层平均降低35.14%,兴安落叶松-笃斯越桔-泥炭藓沼泽降低26.48%。(2)管道敷设后,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10-20cm土层)含量随着与管线距离的接近而波动式下降,有效磷、全钾(0-10cm土层)、速效钾波动式上升,尤其对小叶章-凸脉苔草沼泽管线上方0-10cm土层影响最大(P0.01),其中全氮、速效氮含量降低85.58%和86.17%,全磷降低82.94%,全钾、速效钾含量增加1.40倍和2.10倍,有效磷在10-20cm土层受到的影响最大,升高78.22%。(3)管道工程敷设对Ca2+和Mg2+的影响只在管线上方0-10cm土层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叶章-凸脉苔草沼泽中降幅最大,分别为56.73%和46.10%。土壤微量营养元素中Fe含量受到管道敷设影响最明显,小叶章-凸脉苔草沼泽管线上方10-20cm土层中Fe含量已经达到了距离管线25m处的9.23倍。(4)在2种典型沼泽湿地的水体中,管道敷设对K+和Mg2+含量影响较大,最多增加1.47倍和1.00倍,对Cu2+影响最小(P0.05)。  相似文献   
9.
肾叶鹿蹄草Pyrola renifolia Maxim.是一种常绿植物,具有耐寒性强、耐阴、夏季开花等特点,因而成为北方的园林植物中较有发展前景的的野生植物资源之一.肾叶鹿蹄草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园林绿化的应用,由于鹿蹄草耐阴性比较强,在绿化中常用于林下、阴坡、山石后等绿化死角,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绿化植物.二是药用,肾叶鹿蹄草化学成分含鹿蹄草素、榭皮素、没食子酸、梅笠草素、高熊果酚甙、N-苯基-2-萘胺,尚含肾叶鹿蹄草甙,金丝桃甙.6-o-没食子酰胺高熊果酚甙等成分,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外伤出血等症.三是鹿蹄草的食用价值,常用于制茶、制果脯、制饮料等.因此目前正广泛掀起"鹿蹄草热".鹿蹄草属中的肾叶鹿蹄草在东北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但这种资源多为野生,而且生于较高海拔地区,对野生资源的大面积采挖又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对其引种栽培就势在必行,而且将为鹿蹄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殷卓  王兵  蔡体久  李道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45-13948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特征.[方法]选取江西大岗山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不同密度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密度人工杉木林的截留特征.[结果]观测期间,试验区总降雨量为501.4mm,6个密度人工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55.8 ~153.6mm,截留率在11.1%~30.6%,其中N1750林分截留率最大,N2700林分截留率最小,二者截留量相差97.8 mm.1993年营造的3个密度(N970、N1220、N1750)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117.9 ~153.6 mm范围内,1981年营造的3个密度N2700、N3500、N4700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55.8 ~78.9 mm范围内.在同一个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下,N970、N1220、N17503个林分平均截留量均大于另外3个林分.[结论]不同林龄截留量是有差异的.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存在着极紧密的正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中雨降雨量相近的情况下,降雨强度对截留的影响非常明显,降雨强度越大,截留量越小;在小雨情况下,反而降雨强度越大,截留量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