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25±1)℃、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麻疯树柄细蛾成虫的交尾行为、交尾节律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无论雌雄,成虫1日龄均可交尾,在1日龄时达到最高交尾率(70.12%),随着日龄的增加,交尾率降低,最低交尾率仅为5.81%,但交尾持续时间从89.33min增加到171.67min;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日龄成虫均能交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1日龄成虫交尾率从53.33%增加到69.40%;不同光强对4,5日龄成虫交尾持续时间影响不大;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表明:在正己烷、正戊烷、二氯甲烷和乙醚4种溶剂中,正己烷是提取性信息素效果最好的溶剂;随着雄蛾日龄的增加,其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反应逐渐下降;腺体提取比空气提取效果好;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反应最低浓度为10-3FE·(10μL)-1。  相似文献   
2.
2019—2020年,通过采用室内饲养结合野外观察的方法,研究危害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的新害虫——绒脊长额天牛Aulaconotus atronotatus Pic的危害特点、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贵阳地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继续取食,5月...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量点滴法,以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为供试昆虫,测定杀虫单和甲维盐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二化螟杀虫毒力,采用共毒因子和共度系数法进一步确定2种试验药剂的合适配比。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杀虫单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具有很宽的有效配比谱。室内毒力测定表明甲维盐LD50为0.596 4ng/larva,杀虫单LD50为21 501ng/larva,2者的毒力差异达36 051.31倍。共毒系数研究表明甲维盐和杀虫单的配比在1∶1 000~1∶36 051(质量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非均匀和特性常变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直接测量水分是很困难的。研究发现,烘干机的出口叶温是上烘茶叶、环境条件及干燥工况的综合反应,与干燥含水率有显著相关性。在干燥目标含水率确定之后,在此控制点附近区段波动的茶叶含水率与其叶温可作线性相关处理,其相关系数:烘二青工序为-0.96,红碎茶毛火时为-0.945,足火时为-0.997。由此使控制模型简化,并可直接利用出口叶温作为判断干燥程度的相对指标,而不需测量茶叶含水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6CH—20A 型茶叶烘干机上设计了计算机叶温反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茶叶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