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这一关系到人民和国家财产生命安全的要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探讨。本文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壤有机碳库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引起的土壤碳库变化对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基于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利用RS遥感影像和GIS统计技术,分析上海市的城市扩张格局及城市扩张进程中的土壤有机碳库演变趋势。根据上海地区1980、2000、2005年3期遥感影像分析,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区城区面积快速扩张,城市生长以原市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1980~2005年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377 km2。研究区城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城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926±1.381)kg m-2,其均值是郊区的1.049倍,是乡村地区的1.255倍,随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梯度演替,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渐趋降低,城区表层土壤呈现轻度积累;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林生态系统,当前研究区城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升高0.239 kg m-2,升幅6.48%。比较1980年前建城区、1980~2000年建城区、2000~2005年建城区与城市郊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新建城区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强烈,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有机碳密度基本上处于低值;随着城市用地年限的延长,城市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土壤有机碳密度渐趋增大。研究提供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壤有机碳库演变趋势信息,可为城市土壤固碳潜力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推动中国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碳库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而致的土壤碳库亏缺是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发挥土壤碳汇效应已成为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简便有效方法.综述了土壤碳库变化与全球温室效应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碳库储量与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库变化动态与潜力研究的现状,并重点分析国内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展土壤碳库及其变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文水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区,1960年代以来区域气温上升,形成一个区域性热岛,199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逐渐加大。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水资源特征发生趋势性变化,该研究从降水径流、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水质污染4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水资源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是我国高碘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高碘已成为继高砷、高氟后淮河流域又一饮水安全问题。文中应用指示克里格法对在淮河流域采集的地下水样品4997组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高碘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给出碘含量超过阈值的概率风险图。结果显示:碘是影响流域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原生劣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高碘地下水在淮河流域呈3个明显的风险区域分带,浅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22780.60km2,面积占比12.18%;深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13686.88km2,面积占比7.32%。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系原生成因,影响与控制地下水中碘形态的重要因素是氧化还原环境、天然有机质含量,此外人类活动农业灌溉也促进了碘的迁移。应用指示克里格法从健康风险评估角度划分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风险区,对有效预防与控制地下水高碘问题,实行加碘盐分区供给以防碘摄入过量,保障安全饮水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苏洋口港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作为重要节点进行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钻探与抽水试验、水文测试监测等工作手段,基本查清了区内水文地质状况.就地下水赋存地质条件、地下水化学类型与水质、地下水动态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当前洋港口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工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