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白叶枯病菌两类噬菌体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白叶枯病的稻叶、种子和田水中先后分离到24株噬菌体,测定了它们在琼胶平板上形成噬菌斑的大小、血清学反应、热钝化温度、铁盐的钝化作用、寄主范围、一级生长曲线以及在电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根据测定结果,可将它们区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群称为XOP 1型,以OP-3为代表,其噬菌斑直径为3~5毫米,热钝化温度为58℃/10分钟,易为三价铁盐所钝化;寄主范围较窄;潜育期为40分钟,上升期3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35个。第二群称为XOP 2型,以OP-12为代表,噬菌斑小,热钝化温度68℃/10分钟,对三价铁盐不敏感,潜育期80分钟,上升期5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8个。它们都是蝌蚪形,但OP-3的尾部细长而不能收缩,OP-12的尾部短粗而能收缩。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害发生的区域性特点 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稻区都有发生。但是在一个地区中往往是局部的田块发病,即使在发病普遍的病区,也是这样。从全国范围来看,在不同纬度的不同地区,病害发生情况有所不同。根据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的病区: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证明:X.oryzae不能利用硝态氮,对氨态氮的利用能力也很差。X.protypus的菌株O-722对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利用能力都很强。X.oryzicola、X.leersiaeX.protypus的菌株LS-9则介乎两者之间。若以蔗糖代替葡萄糖作碳源,则X.oryzae对铵盐的利用能力显著增强。X.oryzae对氨基酸等的要求较X.oryzicola严格。对X.oryzae生长最适宜的氨基酸是L-谷氨酸、L-门冬氨酸、L-脯氨酸和L-丙氨酸等,以L-谷氨酸最好。X.oryzicola适宜的氨基酸与上述相似,但是种类更多一些。因此,白叶枯病的发展与水稻营养状态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这与白叶枯病细菌的营养特征有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对氮肥的反应不象白叶枯病菌那样敏感,可能是条斑病细菌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如白叶枯病细菌严格的原故。试验结果还指出,致病性强弱不同的细菌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同,接近于腐生的弱寄生性菌(X.protypus),对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利用能力都很强。因此,在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细菌中,随着致病性的增强,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也可能相应地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中籼稻扬稻1号及910品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根本途径。自1975年以来,在大量筛选、鉴定的基础上,从 BG-90-2品种中系统选育出“扬稻1号”及“910”品系,连续四年进行白叶枯病多菌株接种鉴定和省内外较大面积试种,均一致表现抗性稳定,并兼抗穗颈稻瘟病。其抗病机理,根据该两品种(系)稻株功能叶内生化成份分析结果,其还原糖含量比感病品种“南京11号”为高,且在接种发病后,天门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亦较高,还具有较好的抗扩展性能。1983年在本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1984年在苏、鄂、皖、豫、浙、川等省种植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单产均达7.5吨/公顷左右,深受病区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致病性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5—1979年间,先后测定全国各地258个水稻白叶枯病细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供试用的鉴别品种包括国内外抗性强弱不等的水稻品种32个。测定结果表明,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细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根据最后选出的IR26、南粳15、金南风、江宁糯和金刚30五个品种的反应,可以将测定的菌株分为四个致病力强弱不等的菌系群(Ⅰ—Ⅳ)。孕穗期和苗期接种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孕穗期测定的结果较为稳定,无论是菌株致病力或品种抗病性的测定,以孕穗期剑叶接种的结果更为可靠。从测试的菌株和水稻品种来看,还未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有特异性的反应,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变异对品种抗性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在1983-1985的三年间,又测定了国内各病区的水稻白叶枯病细菌253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它们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亲和能力有较大的差异,除少数组合是强特异性反应外、多数为弱特异性的关系。根据它们在DV85、IR26、矢祖、南粳15、农垦57和金刚30等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以区分为五个不同的菌系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选择利用不同菌系群的菌株进行接种,以鉴定新品种的抗性水平,不仅可以从严筛选出高度抗病和广谱抗病的新材料,而且可以预测它们在推广过程中的抗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水稻不同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不同。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1209个品种,未发现有完全不发生白叶枯病的品种,但是发病较轻可列为抗病的,约占23%左右。高度抗病的品种26个,占2.15%。(禾山)稻和粳稻品种都有发病很重的,但是,粳稻抗病品种比(禾山)稻多。晚稻此早稻和中稻多。抗病品种叶片的有机物成分和含量与感病品种不同,抗病品种的多元酚和糖的含量高于感病的品种,游离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和门参氨酸的含量低于感病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噬菌体技术在水稻白叶枯病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3~1979年间,以六合县农科所为基点,研究了测定田水中噬菌体数量的消长来预报水稻白叶枯病。病田噬菌体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早期的田水中很少测得噬菌体,到分蘖末期其数量急剧增加(急增期),以后随病害的发展而增加,到生育末期又逐渐下降。田水中噬菌体的数量达到每毫升500个时作为“急增期”的指标,这时距田间病害的始发期有10天左右,根据噬菌体急增期可以预报病害的始发期。同时,发病田块的噬菌体在急增期的数量一般都达到或超过每毫升1000个,低于这个量的田块一般不发病。根据田水中噬菌体的数量消长,可以预测特定田块在将来是否发病。  相似文献   
9.
 在1985年4月蚕豆病毒病的调查中,先后在四川、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的秋播蚕豆试验区内都发现一种由种子带毒的蚕豆染色病毒(BBSV)。所有病株都发生在由叙利亚国际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供种的试验区内,约10-40%的小区或品系发病,株发病率在0-18%之间。病害是随种子传入我国的。
病株为系统感染,病株叶片上的症状可以是轻花叶、斑驳、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叶正常而无明显病变。病毒粒体为等径球状体,直径28毫微米。病毒样本能与英g国染色病毒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但与真花叶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在病株上未发现能传毒的象甲,也无象甲的为害状,病毒病尚未扩散。在试验区以外的农田里未发现有蚕豆染色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测定单价、二价和三价金属盐和杀菌物质等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Uyeda et Ishiyama) Dowson]噬菌体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铁盐可以钝化OP1型的游离噬菌体,而时已经被吸附的噬菌体则完全没有影响。铁盐的钝化噬菌体主要是铁离子的作用。三价铁盐的钝化作用比二价亚铁盐强。对低浓度的噬菌体悬浮液(n×104/毫升),其最低有效浓度为3-5×10-3M;对高浓度(n×108-9/毫升)的噬菌体悬浮液,其最低有效浓度为1×10-3M。铁盐溶液的浓度超过1×10-3M时,不仅使游离噬菌体全部钝化,对细菌也有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