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TTP200SC、倍内威(溴氰虫酰胺10%OD)三种新型杀虫剂,对番茄地烟粉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七个施药处理在药后1 d至7 d药效持续增强,7 d至21 d药效逐渐减弱,药效持续期可达21 d。TTP+螺虫乙酯,每公顷用量为199.5 ml+417 ml时,在药后1 d、3 d、7 d、14 d、21 d,五个时间段都是效果最好的处理,当该处理施药7 d时综合防效达到最好,若虫和成虫虫口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时烟粉虱若虫虫口防效为93.06%、成虫虫口防效为92.19%。该施药处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期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明新型杀虫剂10%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玉米的安全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及药剂用量,选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为供试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25 mL·hm-2、300 mL·hm-2处理与对照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相比更兼顾速效性,药后1 d,防效可达97.07%~99.25%;与甲维盐相比更兼顾持效性,药后14 d,防效仍可达79.44%~81.42%。  相似文献   
3.
选用40%溴酰·噻虫嗪悬浮剂药剂,3个不同用量对玉米种子拌种处理的方式开展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控试验,调查并比较药剂不同用量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作为玉米种衣剂对苗期草地贪夜蛾危害具有很好防控效果,最佳用量为1 kg种子用40%溴酰·噻虫嗪7.5~10.0 mL拌种,控制时间为苗后25 d以内,防效为71.43%~94.64%。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pirotetrama)、TTP200SC、倍内威(溴氰虫酰胺10% OD)3种新型杀虫剂,对番茄地烟粉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个施药处理在药后1~7天药效持续增强,7~21天药效逐渐减弱,药效持续期可达21天。TTP+螺虫乙酯,每公顷用量为199.5 mL+417 mL时,在药后1、3、7、14、21天,5个时间段都是效果最好的处理,当该处理施药7天时综合防效达到最好,若虫和成虫虫口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时烟粉虱若虫虫口防效为93.06%、成虫虫口防效为92.19%。该施药处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期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保山透心绿蚕豆上蚜虫的严重危害问题,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了利用烟蚜茧蜂防治蚕豆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试验表明,释放烟蚜茧蜂(僵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效逐渐显现,放蜂21 d后,田间蚜虫的有蚜株率和蚜情指数逐渐减低,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加,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6.18%。由此可见,烟蚜茧蜂对透心绿蚕豆上的蚜虫防效显著,对蚜虫能起到有效、持续、安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紫皮石斛锈病。试验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250 g/L嘧菌酯SC,29%吡萘·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 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29%吡萘·嘧菌酯SC 600 mL/hm~2与75%肟菌·戊唑醇WG 300 g/hm~2,防效相当且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施药处理,在第3次施药后7 d时达最高防效分别为87.70%和88.56%,鲜重折合产量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3.48%、13.22%,可在实际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一点缀螟在云南省保山市发生为害情况,为后续的监测防控提供数据依据。2020—2022年通过普查发现,一点缀螟在云南保山发生为害区域扩大、虫口数量增加、为害程度加重、为害生育期提前、为害部位增多,目前已在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3个县(区)5个乡镇8个村发生,海拔1 200~1 900 m都有发生,以1 200~1 400 m次热区为害较重,3年发生地加权平均百株虫量分别为43.9头、77.5头、670.6头,加权平均为害株率分别为22.8%、24.0%、59.0%,为害时期由蜡熟期提前至乳熟期,为害部位由雌穗扩大至茎秆,测产轻、中、重度发生田玉米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37.6%、71.7%。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明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安全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与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乙基多杀菌素180、240 g/hm2处理,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为100.00%,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且在药后14 d保苗效果仍在65.00%以上,玉米受害等级控制在2级以下,玉米受损程度偏轻,药效持续期达14 d。此外,20%多杀霉素悬浮剂在试验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90.00%以上,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用量、20%多杀霉素悬浮剂225 mL/hm2用量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开展了大麦3个不同生长期(麦苗3~6叶期、分蘖期、拔节期)进行不同程度人工拔草对杂草防治和大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大麦3个关键生育期进行5种不同程度的人工除草,100%除草处理在3次除草后大麦生长情况皆为最好,收获期的平均株高高于其他处理,杂草防效最高;而空白对照大麦生长情况皆为最差,杂草防效最低。全生育期为142 d,5个处理下的小区实收产量平均分别为7.97 kg、7.43kg、6.83 kg、6.1 kg、5.33 kg,折算产量分别为7 970.1 kg/hm2、7 430.1 kg/hm2、6 830.1 kg/hm2、6 100.05 kg/hm2、5 330.1 kg/hm2,试验处理比空白对照产量5 330.1 kg/hm2分别增产49.53%、39.40%、28.40%、14.16%,且100%除草处理与75%除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  相似文献   
10.
云南保山市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红火蚁的入侵、定殖、扩散。为了探明保山市红火蚁发生活动规律,为保山红火蚁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对保山市苗木基地区域红火蚁蚁巢动态和工蚁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红火蚁的活动蚁巢数量、新增蚁巢数量、诱集工蚁数量都表现为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其发生动态表现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15日—8月15日活动蚁巢数量处于快速增加阶段,活动蚁巢数量从23个/1 000 m2快速增加到50个/1000 m2,新增蚁巢数量达43个,占全年新增蚁巢总数的45.74%,诱集工蚁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合计诱集数量为1 568.00头/1 000 m2,占全年诱集工蚁总量的42.59%;第二阶段8月31日—10月15日活动蚁巢数量处于增加阶段,但增加的速度减缓,到10月15日活动蚁巢数量最多达61个/1 000 m2,新增蚁巢数量和诱集工蚁数量呈持续减少趋势,合计新增蚁巢数量和诱集工蚁数量分别占合计数量的39.36%和33.89%;第三阶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