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甘蔗产业的总体效率和各个主产区的效率,总结我国甘蔗产业各主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03-2012年我国甘蔗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分析我国甘蔗产业总体效率和各个主产区效率。【结果】我国甘蔗产业的总体效率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近年来各个主产区平均效率排名为:海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结论】我国的甘蔗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没有提高,各主产区的发展存在低机械化水平、低产量、零散规模化程度、低利润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马氏体相变的前驱现象进行了一般阐述。着重讨论了相变前驱现象的热力学及局域化软模物理模型,并对有关的较新实验手段及其结果进行了简略评述。  相似文献   
3.
国内糖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食糖价格的变化趋势,并以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国内食糖均价的月度数据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得到国内食糖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国际食糖均价、原油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文还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我国甘蔗产业面临品种单一造成的种性退化、单产及糖分下降等多种问题。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探讨主蔗区的多系布局,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在我国主要蔗区广西百色、广西崇左、云南保山进行的第四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2013—2015年数据结果 ,利用因子分析和AHP分析,对参加国家集成示范的10个品种进行了糖分、产量和发育方面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客观综合得分对入选品种排出了权重,给出了我国主要蔗区广西和云南相对应的主产蔗区多系品种布局的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利用性诱剂防治木瓜园桃小食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河县木瓜栽培面积10.7万亩,挂果面积6.4万亩,在成林挂果木瓜园,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桃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的危害,受害程度达60%。利用性诱剂对木瓜园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用性诱剂防治害虫高效,无毒,没有污染,是生产无公害木瓜果品的一项有力措施。2007~2008年,白河县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持下,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  相似文献   
7.
光皮木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光皮木瓜的育苗、苗木定植和果园管理技术,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节约合金,降低成本,采用低铬合金抗磨铸铁(含C3%,Mn2%,Cul%),并调整其化学成分,用稀土合金变质处理,结合强韧化热处理工艺,可较大地提高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本文着重讨论了热处理对不同碳含量的抗磨铸铁的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变化,2019—2020年自河南省安阳、濮阳和鹤壁等17个市129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茎基腐病病株样品并分离病原菌,对所有分离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特异性引物、ITS和EF-1α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于室内对优势病原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892株镰孢菌Fusarium分离物,所得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F. pseudograminearum共851株,所占比例为95.41%,为优势种;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共16株,所占比例为1.79%。除信阳市外,其他16个市优势病原菌均为假禾谷镰孢。不同假禾谷镰孢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但多数为强致病力菌株。  相似文献   
10.
香蕉束顶病俗称“公蕉”。近年来发病较重 ,2 0 0 0年发生 30 88hm2 ,是最重的一年。通过植保部门的调查 ,针对病情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渐趋回落。但 2 0 0 1年局部病情仍然较重 ,部分田块发病株率达 2 5 %。为此 ,作者与乡镇植保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现将结果简述如下。1 发生概况  根据县、镇植保人员于 2 0 0 1年 4月中下旬对全县蕉区 1万 hm2 的香蕉进行调查 ,束顶病发生较重的田块是种植带毒蕉苗、多年生宿根蕉及管理水平低下的蕉田。从调查结果分析 ,发病株率 0 .1 %~5 %的为 1 5 33hm2 ,占 1 5 .33%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