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2012年采用盆栽苗人工接种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贡柑产区近年为害严重的黑腐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citri)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其病原菌可以从没有伤口的叶面侵入,但更易从伤口入侵;贡柑和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椪柑和南丰蜜桔,在有伤口和连续下雨的条件下马水桔、沙糖桔和温州蜜柑的嫩芽也偶被感染,橙类、柚类、柠檬和金柑抗病。在田间,贡柑、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南丰蜜桔、椪柑,马水桔、沙糖桔、温州蜜柑未见发病。刚抽发的嫩梢和幼果易感病,组织越嫩越易感病,老叶、成熟果实感病少,幼树和刚结果树以及嫩梢多的树发病重。该病原菌孢子萌发需要高湿,下雨、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春梢和幼果,秋梢发病轻。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只要下雨和温度达到15~30℃,1~3天即可显症,病斑沿着叶脉快速扩展。发病快、扩展快是其难防治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2.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柑桔木虱是其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7-2008年做了13种农药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3种农药的大面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 mg(a.i)/L、雕杀EC 110 mg(a.i)/L、铁骑EC 8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 mg(a.i)/L、杀扑磷EC200 mg(a.i)/L、稻丰散EC 33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95%;防效在94.9%~85%的有丁硫克百威EC 200 mg(a.i)/L、霸中霸EC 200 mg(a.i)/L;吡虫啉WP 100 mg(a.i)/L、阿维·丁硫EC 90 mg(a.i)/L、甲基嘧啶磷500mg(a.i)/L的防效分别为92.3%~74.4%、79.1%、73.1;防效低于40%的药剂有吡蚜酮WP 250mg(a.i)/L、印楝素EC 6 mg(a.i)/L.  相似文献   
3.
吡蚜酮等13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柑桔木虱是其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 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7—2008年做了13种农药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3种农药的大面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 mg(a.i)/L、雕杀EC 110 mg(a.i)/L、铁骑EC 8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 mg(a.i)/L、杀扑磷EC 200 mg(a.i)/L、稻丰散EC 33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95%;防效在94.9%~85%的有丁硫克百威EC 200 mg(a.i)/L、霸中霸EC 200 mg(a.i)/L;吡虫啉WP 100 mg(a.i)/L、阿维·丁硫EC 90 mg(a.i)/L、甲基嘧啶磷500 mg(a.i)/L的防效分别为92.3%~74.4%、79.1%、73.1;防效低于40%的药剂有吡蚜酮WP 250 mg(a.i)/L、印楝素EC 6 mg(a.i)/L。  相似文献   
4.
柑桔黄斑落叶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柑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位于我国南疆的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种植柑桔最适宜区或适宜区,柑桔也是广西一大优势水果产业,是广西出口东盟的主要农产品。柑桔黄斑落叶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秋梢和春梢叶片,形成不规则黄斑,严重的可造成整个叶片脱  相似文献   
5.
黄色粘胶板诱杀柑桔木虱成虫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板对柑桔木虱诱杀率最高的月份是7月,诱杀率最高90.52%、最低6.13%,平均55.82%;8月诱杀率最高38.66%、最低3.90%,平均19.75%;11月诱杀率最高9.52%、最低0、平均4.36%。诱杀率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温度越高,诱杀率越高;与挂黄板后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黄板对柑桔木虱的诱杀率比较低,不能用来作为防治工具。以2天前的日均日照时数x1、日均气温x2、日均最高气温x3、日均最低气温x4、日均降雨量x5、日均降雨天数x6、悬挂黄板天数x7为自变量,以诱杀率反正弦平方根代换值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诱杀率y=-20.5213+10.6752x2-3.4696x3-4.9768x4-0.1259x5-0.3897x7,R=0.7851**,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监测田间种群数量的工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纬25°以北)遭遇连续39天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在桂林市东区的4个定点观察区调查显示,有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达到100%,另外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9.89%和99.92%,平均死亡率达到99.93%。残存活虫观察区的种群数量3个月即得到恢复;已达100%死亡率的两个观察区,当年没有调查到柑桔木虱,但在次年6月虫口已达3头/m绿化带和8头/株,这些虫源可能由其他地方迁飞来。  相似文献   
7.
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冬春季种群数量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5天以上时,越冬成虫数量会减少。九里香春梢萌芽期开始后,越冬成虫快速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冬季防治柑桔木虱的时间,宜在2月下旬以前(柑桔嫩梢萌芽前)进行,结合冬季清园,在柑桔木虱越冬成虫产卵之前及时喷药杀灭,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8.
9.
广西果园柑橘木虱对毒死蜱等6种农药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柑橘木虱对毒死蜱、毗虫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虫螨腈的抗药性,用药膜法测定了取自广西桂林常规施药果园和未喷药果园的柑橘木虱成虫的LC50和LC95,计算抗性倍数.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已产生抗药性;对丁琉克百威、高效氟氯氰菊酯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对虫螨腈处于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在没有有效杀灭柑桔木虱的情况下砍病树、修剪,除了会将带病木虱人为驱赶到附近的健康树上外,是否会在短途运输病树枝的过程中传染路两边的果园和传染存放病树枝村庄附近的果园。笔者做了砍病树、剪病枝对柑桔木虱成虫迁飞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冬季砍病树,成虫的飞走率为30.2%;冬季剪病枝并拖一段距离后将树枝扔到车上,木虱成虫的飞走率只有47.4%;秋季剪病枝,成虫的飞走率为31.8%;夏季剪病枝,成虫的飞走率为44.8%。直到叶片干枯、脱落后,成虫才完全飞走。温度越低,飞走率越低。短途运输带木虱病树枝,会传染路两边的果园和存放病树枝的村庄的附近果园。砍、挖病树前必须彻底杀灭其上的木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