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寻求新的,省工省力的耕作方法,我们自1976年开始对稻板田三麦机直播免耕法进行试验研究,1980年冬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无锡市郊区机直播免耕麦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10%.其中出现了亩产600~700斤的生产队,800~900斤的田块,1982年2.15亩扬麦4号免耕机条播麦亩产高达912斤.  相似文献   
2.
免耕种麦在节省用工、保证农时、提高总产等方面收到显著效益,但免耕种麦又会引起杂草增多,出草数常数倍于耕翻田,对产量构成严重威胁。近几年来,关于免耕麦田除草已有不少试验报道,但其中对恶性杂草看麦娘的防除尚缺乏应变弹性,防效因受气候条件影响而不稳定。本文试图对免耕麦田的杂草(以看麦娘为代表)的发生特点进行归纳,对已发表的试验结果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3.
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对稻茬免耕种麦进行了定位试验.随着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地方相继大面积试种.初步统计,至1981年秋播,练湖农场、无锡郊区蠡园公社、丹徒县新丰公社和吴江县等地秋播稻板麦面积共达十万余亩.  相似文献   
4.
现行大白菜播种需经翻耕、碎土、平整等多道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颇费时日,尤其是多雨之秋,影响翻耕整田,延误播种季节。为了节省劳力,克服大白菜播种前可能遇到的不利气候条件,我们于1983年~1987年,在西瓜、冬瓜和夏茭后茬地开展了大白菜免耕试验,并已取得了成效,现将有关试验结果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5.
太湖地区有90%的三麦采用免(少)耕法播种,其中极大多数(90%以上)仍是手工式的岔沟麦与压板麦。手工式免耕播种虽保证了农时,但质量粗放,种子裸播地表,需靠沟泥或岔沟泥盖籽,因此劳动强度大,花工多。吴江式开沟压板麦,开始时质量较好,提出覆盖土要达到“三个看不见”,即不见露籽、不见稻茬、不见地皮。现在随着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麦茬免耕旱直播水稻,具有省工、高产和保护耕层土壤结构等优点,但是,免耕旱直播稻田的草害问题也十分突出,能否有效地控制草害,已成为这种栽培技术能否形成生产力的一大关键。 一、主要杂草的发生特点 1.出草数量 免耕旱直播稻田与翻耕旱直播和翻耕移栽稻田相比,出草种类没有多大区别,但出草数量差别很大。据1986年调查,直播稻在播种后70天内每平方米总出草量,免耕旱直播田为5724株,翻耕旱直播田为4028株;翻耕移栽稻田插秧后62天内的总出草数为2370株。免耕旱直播稻田的总出草数比翻耕旱直播稻田和翻耕移栽稻田的总出草数分别高42%和141.5%(表1)。  相似文献   
7.
免耕种麦,尤其是免耕机条播(局部灭茬),人工劈沟和压板麦田草害突出。据观察,10月下旬收获的水稻田,到11月5日前后播种时,看麦娘的出草数可占总出草数的30~45%,这部分草在数量上虽不比播后至越冬前的出草数多,但出草早、草龄大,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能形成危害乃至严重危害免耕麦的首先是这部分看麦娘。目前生产上用绿麦隆防除看麦  相似文献   
8.
草坪杂草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坪对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环境、美化市容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草坪栽种后极易遭受草害,每年都需投入大量劳动力用于草坪除草,尤其是种植最多、最受人喜爱的天鹅绒草坪(亦称细叶结缕草),稍有疏忽就因草害而逐渐消退,乃至灭绝。为摸索控制草坪杂草的途径,从1989年起,开展了天鹅绒草坪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苏少、免耕种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少、免耕方法种麦,适应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社会需要与江苏省的自然条件,平均单产明显提高,推广迅速已成为江苏主要耕种方法之一。江苏的少、免耕种麦,除了有与国内外其它地方相同的省工、节支、争取农时等共同点外,另有它的本身特色,它可以抗湿播种,並避免湿地耕作的一系列弊病。少、免耕所保持的土体构造,为改善播种质量、苗床水分、温度、养分等条件提供了前提基础,因而能促进幼苗早发、增穗、增产。此外少、免耕种麦还为除草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上述内容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並对草害根系生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