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高度关注。文中从微观情境的视角出发,将对乡村旅游者体验的研究转向对当地居民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文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和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调研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揭示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真实性获得、认同和恋乡情结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形成的主要范畴。2)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产生受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和真实性获得三大环节共同影响,每个环节都伴随不同层面的认同与恋乡情结,进而促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形成。3)乡村旅游地居民在面对不同主体时会存在认同差异,且这种差异与认同主体的社交距离和对其交往主体的尊敬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