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锡林郭勒盟牧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分析草原流转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比较利益差异是草原流转主导因素和根本动力,牧户禀赋是草原流转原始驱动力,而外部政策是影响草原流转的加速器。牧户通过比较非牧就业收入与草原畜牧业经营收入、家庭劳动力生产所需草原与家庭现有草原规模以及草原流转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确定是否进行流转。加入合作社与获得贷款对草原转入的边际效应较大,牧户承包草原面积也是其影响因素。对于转出牧户而言,非牧就业的影响程度较大,获得贷款、投保养老保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家庭人口数也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锡林郭勒盟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方法对草原流转牧户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转入户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67,仍有81.36%的牧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因此,草原流转是提高牧户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要素投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源禀赋、草原流转特征、地区经济状况对转入户规模效率产生的不同影响,建议重视教育与本土文化,提升牧业人员素质;鼓励草原向养殖大户等效率高的主体适度集中;推进牧业产业链融合,让牧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降低生产成本,规范民间信贷的发展,合理评估草原流转价格。打破草原流转的低水平陷阱,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市场经营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